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科技水平的发展以及异化劳动的消灭、劳动状况的改善,人类社会不断向劳动产品的美、人物身心的美、生活环境的美方向迈进。于是,“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成为...
《国际视野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杨建新 著 人民出版社 【读书者说】 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在于对科学思想根脉的坚守,对正确理想信念的追求。由杨建新教授撰著...
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些哲学命题同时也是神话的基本内容。神话不仅以讲故事的方式回答了这些问题,而且以信仰的力量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根本性的价值判断,维系着社会...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把握马克思主义与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准确定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体系...
人民是文艺真实的尺度。我们常说,真实是文艺的生命。文学作品所表现的内容首先要让读者感到真实可信,只有在真实的基础上,文艺才会发挥其应有的艺术魅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
文学的生活化,是指文学创作不仅出于对社会生活的反映,而且是作为社会生活行为而存在,创作目的直接指向现实生活,而不是文学自身。中国文学的这一本质特征,不仅是中国文学...
从世界范围内来看,任何国家的文化思想和文论思想,都会有交流、撞击和激荡,肯定不是单一的文化思想和文论思想所固守的防线,尤其是现在,每个个体、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
葛兆光先生说,一个概念被热烈讨论和强调,其实背后透露出一种强烈的焦虑。当我们热烈地探讨中国话题,背后确实包含了某种何谓中国,如何中国的思虑。不过,在我看来,讨论中...
《论语》是儒家的第一经典,传世通行的《论语》共20篇,《泰伯》是《论语》其中的一篇。它的主旨不像《论语》其他诸篇那么显著和明确,但是,若细细加以寻绎,仍是可以有蛛丝...
史诗是一种古老而源远流长的韵文体长篇叙事诗,是一个民族在特定历史阶段创作出来的崇高叙事。一部宏伟的民族史诗是民族精神的结晶,是人类在特定历史时期创造的至高的艺术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