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安希孟:文化翻译者的历史使命

    2017-11-10

    处在社会变动年代,鲁迅倡说的“拿来主义”又适逢其时。他的翻译目标是开拓民智,“获一斑之知识,破遗传之迷信,改良思想、补助文时。”科学救国行不通,他便弃医从文。鲁迅...

  • 张光直:给文明下定义的两种途径

    2017-11-10

    给文明下定义至少有两条入手途径。 第一条是先决定文明这个概念之下包括什么具体的成分, 然后再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中找寻这些成分在哪一个段落中出现。如果找到,便知道文明在...

  • 资中筠:中文是一种文化底蕴

    2017-11-10

    我之所以被邀请到这里来讲话,可能是因为我以前写过一篇文章:《中国人应该首先学好中文》。那是2008年,为了迎奥运,媒体大肆宣传学外文。打开电视,在记者的诱导下,街头各行...

  • 李运富:汉字教育的泛文化意识

    2017-11-10

    一、汉字教育是语文教育的基石 语文教育的实质是通过书面言语作品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文化素养,而文字是构成书面言语作品的基本材料,没有文字就没有书面言语作品,当...

  • 方朝晖:心用谛听,经典并未过时

    2017-11-10

    最近陆续看到一些批评《弟子规》、《三字经》等蒙学类经典的声音,大抵是认为它们过时、说教、僵化;说这些经典或与古代社会需要相契合,但与今天社会需要格格不入。特别是《...

  • 赵汀阳:全球化之势:普遍技术和关系理性

    2017-11-10

    当前大家都在热议全球化受挫问题。恕我直言,所谓全球化受挫很可能是一个误导性的暗示,不过也能将错就错地引向一些值得讨论的相关问题。 近来出现的英国脱欧、美国特朗普当政...

  • 安希孟:农村自然聚落名称中习见的尾缀或称谓

    2017-11-10

    拥有悠久农耕文明的华夏,广袤国土上星罗棋布着形态各异、独具风骚、地老天荒、历史悠久的古老村落。在长期的农耕文明迢递中,村落逐渐得以形成,这是基于共同利益诉求形成的...

  • 任剑涛:在中西之间寻找中华文明的艺术新路

    2017-11-10

    (本文为嘉宾在闲谈系列“中华文明的艺术修养”活动上的部分发言,以下为正文部分。) 中华文明的艺术底蕴 我们今天谈中华文明的艺术底蕴。很显然,我们对中华文明的历史底蕴...

  • 张立敏:三节融合的“清明”

    2017-11-10

    在历史上,只有“清明”和“冬至”既是二十四节气的组成部分,又是传统节日。时至今日,在人们的意识中,“冬至”的地位日渐下降, “清明”则成为二十四节气中唯一的全民性节...

  • 温铁军: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不可复制

    2017-11-10

    二战以后,落后国家纷纷将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西方式的现代化成为绝大多数后发国家竞相追求的目标。由此,发展主义成为战后的世界主流。我们通过梳理发现,西方发展路径因其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