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袁行霈:国学的当代形态与当代意义

    2017-11-10

    一 我国古代所谓“国学”,是指国家设立的学校(《周礼春官乐师》:“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这与近代以来所谓“国学”的涵义不同。近代以来所谓“国学”一词,有...

  • 杨福泉:塔城铁桥思千载

    2017-11-10

    玉龙县塔城乡是我研究纳西文化的田野调查点,去过很多次。这是个神奇的山乡,纳西民间有人人都知道的一句谚语,纳西语叫做“咪根塔展祖”,意思是“女人之星落到了塔城”,指...

  • 许纪霖:知识分子为什么重建社会重心失败?

    2017-11-10

    在漫长两千年的古代历史之中,中国士大夫作为四民之首,曾经是社会与国家的中枢,在朝辅助帝王共治天下,在野作为地方精英领导民间社会。士大夫阶层成为最有影响、举足轻重的...

  • 莫天:国学教育的新使命——继承与超越

    2017-11-10

    从打倒孔家店,到批判孔老二,一百年来,中国对传统文化的遗弃可谓义无反顾,态度决绝。五十年代以后的历次政治运动,直到文革时期,批判孔老二和破四旧的洪流,所到之处摧枯...

  • 尹保云:近现代史中落后国家文明的三种选择方案

    2017-11-10

    基本制度文明是人类共同进化的结果,不可凭理性设计人类的现代文明是在吸收了世界各地文明基础上产生的,包括吸收了中国、波斯等地区的传统文明,再结合欧洲的本土元素,在几...

  • 程亚文:匮乏、政治过度与文明危机

    2017-11-10

    在《人口原理》的第一章,英国人马尔萨斯开宗明义提出两条公理:第一,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需;第二,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且几乎会保持现状。有趣的是,两百年后,在一部备...

  • 龙应台:孙中山这个人

    2017-11-10

    时间:2012年11月12日上午10时 地点:总统府三楼大礼堂 主讲人:文化部长龙应台 大家早安,我从十八岁开始就有演讲机会,今天大概是有史以来,最特殊的一次,我看到“中枢”两个字...

  • 安希孟:南常村人名中的传统文化摭拾

    2017-11-10

    许慎《说文解字》云:“名,自命也。从口从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可见名字是自命。名字是祝祷、祈愿、希冀、寄托。古人云,“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教子...

  • 黄朴民:“盛世”的迷思

    2017-11-10

    曾几何时,国人们就让中国和平崛起的美好希望激动、振奋得有些找不着北了,于是乎,“盛世”的高调开始充斥于各种媒体,上海某大学一位教授更口沫横飞、言之凿凿地宣称:目前...

  • 黄兴涛:文化史研究的省思

    2017-11-10

    谈到“文化史研究”,首先要涉及到对“文化史”的理解问题。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文化史特别是近代中国文化史的研究一直在持续进行,甚至某种程度上还可以称得上繁荣,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