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黄平,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兼任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 上帝不响,像一切全由我定…… ——《繁花》扉页题记 讲得有荤有素,其实是悲的。 ——《繁花...
【内容提要】 散文的情感是当下颇有争议的一个问题。与许多人公开倡导散文情感的虚假和虚伪不同,林非强调散文情感的真实,并将之视为生命。林非散文的情感总体来说,始终坚持...
【内容提要】 考据之学是清代主流学术,民国时仍在学界潜在地发挥着影响。作为新文学和新学术的开拓者,胡适回国之初主动适应这一潮流,并将其与现代西方“科学方法”结合,使...
【内容提要】 “竹内鲁迅”深受“西田哲学”影响。在对鲁迅“本源”性的“无”、矛盾性的“混沌”和“挣扎”的“行为”探寻上,竹内好与西田哲学的根干部分诸如“纯粹经验”、...
《三国志演义》的诞生,宣告了通俗小说占据中国古代文学舞台中心位置时代的来临。一般认为,《三国志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然而,这一结论并没有扎实的文献基础作为支撑。直...
【作者简介】 郜元宝,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一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上海成了“新都市文学”的宠儿,许多作家对这座中国第二大城市的今昔变化兴趣浓厚,本地作家当仁不...
【内容提要】 现代汉语新诗自诞生起,就不再拥有古典诗所依靠的“原道”、“征圣”、“宗经”等形而上学基础,因而陷入了诗意“空白”的困境。在创建新的抒情主体,抒写新的世...
【内容提要】论文着重从社会的维度读解《许三观卖血记》“重复”卖血故事背后“隐藏的力量”,人物及其关系“异貌同质”的潜在“重复”配置所隐示的内涵,以及两者间所形成的...
【内容提要】 口语是现代汉语诗歌语言资源的一部分,但芜杂、粗糙、通俗的特性决定了它不具天然的诗意。整体考察现代诗歌“戏剧化”言说中口语入诗的风格或策略,可以得出三种...
【核心提示】西方人希望有代表他们文化的符号和象征,需要维护他们的文化优越感,这是莎士比亚在西方长盛不衰的原因之一。中国学者在做莎士比亚研究时要特别注意保持独立、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