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穆旦的晚期作品主要集中在一个年份:1976。他的诗所显示的意识维度与情感经验既先知般的孤独,又隐约构成了对即将到来的社会变革的深远呼应。从青春时代开始的对...
【内容提要】 借以两种饭店的性质及在审美上的得与失,考察两种不同性质的艺术,以及两种不同的“艺术终结”观。用毕达哥拉斯的参加奥运会的“三种人”的比喻,说明回到对艺术...
【内容提要】 规范程序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衰败,文学艺术的价值就在于独出心裁的创新。艺术实践者们求新、求异、求奇、求变、求超越的趋势,正是形式主义陌生化理论极力宣示的...
【内容提要】本文是对80年代曾经轰动一时的长篇小说《晚霞消失的时候》的重读。这篇充满争议的小说提出了一系列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重要意义的理论问题,如理性和感性的关系,...
【内容提要】 “声景”(Soundscape)一词最初用于音乐领域,后来扩展到环境保护、建筑设计等领域。近来,“声景”一词也被用于自然文学之中,即人们从“声景”的角度来欣赏评述自然...
【内容提要】 在吸取电影艺术新的表现技法方面,围绕着“意象”营构这一核心,在三四十年代的海派代表新感觉派及张爱玲的小说创作中,“影像”化叙事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性,...
【内容提要】 阿多诺的“漂流瓶”在詹姆逊晚期马克思主义逻辑中被打开,理论政治策略的规划与否定辩证法和晚期马克思主义逻辑之间的对话纠缠在一起。否定辩证法从20世纪70年代...
一 “杂文”属于不属于文学,大概至今还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我认为,这个问题本身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仅仅在于文化的传承问题。如果中国的思想史家将鲁迅杂文像《论语》一样...
“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人”的个体的发现也由此推动了“女性”这一群体的觉醒和复苏,对“女性”的关注成为当时新文学作家创作的一大主要内容。而新文学作家创作的民俗化倾向...
萨满文化对现当代东北文学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现当代东北文学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早已昭示这一事实。在学术研究领域,学者们也已作出论断,如逄增玉在1995年提出“(萨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