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余来明:在历史中理解“文学”概念

    2017-10-17

    【核心提示】古今/中西两种“文学”概念的演变最终以结果而不是过程为人所熟知,其间的断裂更加引人注意。概念的转换虽以西学汉字术语成为常用概念而告终,但历程却远比“替换...

  • 墓志的起源与墓志文体的成立

    2017-10-17

    【内容提要】 中国古代墓志的起源和文体的成立一直是学界关注较多的问题,但迄今为止仍然没有形成一致的意见。要考察墓志的起源,不仅要确定“墓志”一词最早的用例,还要考察...

  • 余华:文学是怎样告诉现实的

    2017-10-17

    文学的真实 作家不仅要见到众人所见,更要见到众人所不见 作家世界观最直接方式,便是他对于真实的理解,他眼中的真实是什么? 简单的说法,那就是作家为何而写作?一位真正的...

  • 在文化语境中考察鲁迅形象

    2017-10-17

    鲁迅形象是20世纪中国文化语境中一个不断被阐释与塑造的文化符码,是鲁迅研究中的重要论题。从鲁迅的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始,鲁迅形象就被这样或那样地阐释,然而...

  • 艺术与文化批判——法兰克福学派美学的题旨与路径

    2017-10-17

    【内容提要】 法兰克福学派早中期代表人物在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中主要将焦点放在了现代性批判上,但由于他们看到了实际革命开始变得越来越不可能,于是就把批判的落脚点转向文...

  • 孙景超:全面正确看待格律诗

    2017-10-17

    【核心提示】千百年来,历代诗歌研究者和广大读者大都承认,在唐代兴起的近体诗(也称格律诗)是中国传统诗词中最有代表性、最具典型意义、最富民族特色的一种诗体。 关于诗歌...

  • 文学翻译呼唤来者

    2017-10-17

    3月16日,曾翻译过托玛斯·曼的《布登勃洛克一家》、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等世界经典名著的翻译家傅惟慈在北京逝世了。近年来,余一中、蓝仁哲、王永年、钱春绮……一大批翻...

  • 黄发有:从先锋美学到含混美学

    2017-10-17

    【内容提要】 先锋文学对文学传统的挑战造就了先锋美学的独特品格,即突出美学层面上的反叛性,片面放大形式的意义,执著追求创作的自由空间。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文学的市...

  • 约翰·辛格与爱尔兰西部

    2017-10-17

    【内容提要】 约翰·辛格通过他的文学作品参与到19、20世纪之交有关爱尔兰西部的文化想象中。一方面,辛格的戏剧拒绝了与帝国话语的共谋关系,颠覆了人类学研究中常见的自我/他...

  • 传奇与日常的辩证法:“黄金时期”侦探小说与现代性

    2017-10-17

    【内容提要】 在19世纪现代资本主义体制下催生的新文学类型中,侦探小说无疑是最特别的:它既是现代性的新产品之一,又是它的象征和论据。这是因为,作为全新的生活经验与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