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学科建立之初,美学便具有与身体有关的感觉和感性认识的双重内涵,即包含着当下性与超越性的双重维度。但在启蒙运动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理性主义氛围中,审美超越性的维...
【内容提要】 《汉志》“小说家”及其“小说”是在战国时凭藉文体自身潜力发展起来的、在“说体”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文体。虽不属规范的文学体裁范畴,但也并非仅如《汉志》“诸...
对话人:张 江(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教授) 李敬泽(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评论家) 麦 家(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作家) 贺绍俊(沈阳师范大学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副所长、...
【核心提示】晚明时期,随着思想领域的启蒙呼唤,文学也开始走向大众,由此兴起了市民文学(或曰“平民文学”)的浪潮,世情小说的兴起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志。这些小说大都...
【内容提要】 宋代杭州西湖的物质文化、政治文化和礼俗文化等多重文化空间的客观存在,为宋词提供了多维视角的书写;而宋词在对西湖空间的多维书写中,呈现出多种“西湖意象”...
【内容提要】 元代“江南书写”与国家一统、多民族文化交融背景下,“北人南下”、“南人北上”风潮伴随始终,它最终成为南北文人共咏联唱、对话交流的主题,某种程度而言,是...
【核心提示】近年来,文艺研究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而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诸如消解传统价值体系、历史虚无主义、拜金主义、过度娱乐...
魏建,山东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学术带头人,对郭沫若、创造社等颇有研究,近年来主要对《郭沫若全集》之外散佚的大量作品进行收集、整理和研究。日前,围绕中国现代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字表述,分别从国家价值目标、社会价值取向和公民价值准则的角度提出要求。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而使人...
【内容提要】 从“述而不作”(孔子)到“作者之谓圣”(《礼记》)再到“贾谊《过秦论》,发周秦之得失,通古今之滞义,洽以三代之风,润以圣人之化,斯可谓作者矣”(曹丕),从先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