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扬之水:世纪初的“开心果女郎”

    2017-11-10

    世纪初的“开心果女郎”(见《读书》一九九五年第二期)有个很贴近生活的位置——从年画上的仕女脱胎而出,“红锡包女郎”、“爱国牌女郎”、“大中华女郎”,亭亭地站在月份牌...

  • 王学泰:心平气和说“暴民”

    2017-11-10

    去年初,我在《南方周末》发的一篇短文——《警惕暴民意识》中说:“暴民意识和清官意识一样,对於中国人来说都是麾之不去的情结。现在,清官意识不管如何改头换面、冒充新的...

  • 朱大可:文化复苏当从汉字起步

    2017-11-10

    汉字符码是古文化核心密码(代码)的奇妙结晶,简洁地描述自然场景、生活方式和事物逻辑,传递了古代文明的基本资讯,俨然是日常生活的生动镜像,例如“閒”字表达休息时开门...

  • 田炳信 王学泰:游民与运动

    2017-11-10

    人物:王学泰,原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偏重于文学史与文化史的交叉研究,著有《中国流民》、《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水浒与江湖》、《重读江...

  • 王学泰:话说游侠

    2017-11-10

    一、“武”并非侠的本质 周代实行分封制,其社会结构是宗君一体的,并按照封建等级实现自上而下的控制;整个社会仿佛一个大网络,在这个社会网络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个点,并...

  • 王学泰:理想化了的游民生活

    2017-11-10

    游民生活是富于冒险性的,许多游民具有传奇性的经历。这些必然引起通俗小说家们的兴趣。特别是游民组织化以后,秘密会社的活动与斗争更具有趣味性,武侠小说在其作品中所构筑...

  • 马健:文化规制为何会失灵?

    2017-11-10

    摘要: 文化规制之所以会失灵,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从规制者的角度来看,规制者与生俱来的自利之心会影响文化规制的实际效果。从被规制者的角度来看,被规制者既拥有自觉能动...

  • 王学泰:话说皇帝

    2017-11-10

    自古以来,皇帝是特别爱被文人谈起的话题。虽然也有不少歌颂皇帝,谴责自己的“臣罪当诛,天王圣明”之类的文字;但更多还是嘲笑侮弄皇帝的。战国时期,孟子谈到殷纣王,直斥...

  • 刘云枫:儒学何以显得“博大精深”?

    2017-11-10

    关于儒学,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认为儒学百无一用,需要彻底清算。这一派的代表是陈独秀和胡适。“打倒孔家店”也是胡博士提出来的。政治上,陈独秀和胡适意见相左,水...

  • 王学泰:从阿Q说起

    2017-11-10

    游民意识、游民文化还影响到其他阶层,特别是清中叶以来,游民人数激增,成为困扰社会的大问题。游民的特点是一无所有,它要生存和发展就要向社会索取。因而,它天然地带有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