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陶东风:作家的边缘立场与批判功能——兼论文学创作中历史与道德的几种关系

    2017-11-10

    1、当前作家、艺术家所面临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不是一个技术的问题、技巧的问题,也不是单纯的审美或艺术的问题,而是一个立场的问题:在今天这个急剧的社会转型时期、一个...

  • 范昀:他们为何拒绝怀旧

    2017-11-10

    一 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小说《上来透口气》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位叫乔治保灵的保险推销员为了摆脱庸碌的家庭生活与乏味的工作状态,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打算回到童年生...

  • 黄应全:大众化的想象与精英化的现实——文化研究中的民粹主义意识形态

    2017-11-10

    内容提要:文化研究实为文化批判,文化批判向来无法摆脱精英化的趋向。但是,文化研究从一开始又努力树立一种大众化的文化观,摈弃任何形式的精英主义,其最终结果是将文化研...

  • 周沂林:挥之不去的两案幽灵——苏格拉底案和耶稣案

    2017-11-10

    人们一般认为,西方文化起源于两希文化,即希腊文化和希伯来文化。在我看来,这个起源的地点是雅典和耶路撒冷 1;人物是苏格拉底和耶稣;事件就是两案,即苏格拉底案和耶稣案...

  • 李松:闻一多经典化过程的思想反思

    2017-11-10

    前言 学术研究的目的首先在于回复历史场景,感同身受地理解研究对象。但是这种理解不应该是遵循教条注经式的阐释;也不应该把闻一多思想遗产当作是博物馆的展品,只是局限于时...

  • 柚声:论中华文明的特异性

    2017-11-10

    内容提要:世界上有六个原生古文明,即中国、两河流域、埃及、印度,以及中美的墨西哥与南美的秘鲁。古希腊与犹太是两个次生文明但后来成为西方文明的渊源。在这八个古文明中...

  • 王晓明:“网络”or“纸面”:今天的文学阅读

    2017-11-10

    ●最近三十年社会巨变,无论政治、经济还是文化领域,基本条件、规则和支配力量,都和1970年代完全不同。 ●在美国那样的社会里,福克纳、海明威式的文学的确是寂寞了,但在欧...

  • 孙郁:鲁迅对汉语的贡献

    2017-11-10

    郁达夫生前对鲁迅的评价意味深长,以为在文字上是有奇气的。鲁迅的思想,都是在与敌对的力量对比和抗衡的时候显示出来的。有趣的是他在阐述自己思想的时候,不都是简单的布道...

  • 方李莉:西部人文资源与高感情产业

    2017-11-10

    作者小按:这是我2000年写的文章,那时侯中国的文化产业的发展还没有启动,而我在文章中谈到的高感情产业实际上就是今天的文化产业。现在中国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许多地方的经济...

  • 方李莉:我们的阳光在什么地方?

    2017-11-10

    前天我到北京大学参加一个现代艺术展,展览的地方在北京大学文博院的塞克勒博物馆。本来这是一个展示古代文物的地方,却展起了现代艺术——追求的是古今一体。参加讨论的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