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由研究所和大学所构成的学院是文学批评的一支重要力量,但人在学院,不等于所从事的就是学院批评。在当前的批评中,有由出版机构的商业化运作所支配的推介性批评,...
内容提要: “葛兰西转向”最早起源于文学研究领域,是以威廉斯的文化主义与伊格尔顿的结构主义之间的论争为开端的。葛兰西转向作为新的理论范式,在为英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带来...
内容提要: 典型后殖民理论主张文化的杂交与融合,常常批判与解构民族主义的本质认同;而非典型的后殖民理论则较多采用二元对立的方法,重新倡导坚持民族身份认同话语的重要性...
内容提要: 文学批评的根本特性是文学评价,而文学评价则关乎价值立场与价值观念。文学的价值内涵丰富多样,文学批评的视角及其价值观念也同样是多方面和多维度的,其中主要有...
内容提要: “理论”始于文学理论,但“理论”的进程却显示出对文学的不断的疏离。从文化符号学到福柯学派的社会政治理论,“理论”涉足的领域无边无际,唯独对传统意义上的文...
内容提要: 当代英国政治哲学家拉克劳与墨菲创立的“后马克思主义”,是当今西方学术界继“西方马克思主义”之后一种最新的左翼学术文化思潮,是当代西方新社会运动文化思潮的...
内容提要: 现代化的过程会给民族文化带来各种各样的改变。在全球化的影响下,人们的价值标准在发生着变化。全球化所带来的结果是,人们要把不同地方的艺术放在一起评价。不同...
内容提要: 20世纪初,“文艺”这个来自翻译的外来新词开始被中国接受,但其含义是模棱两可的、含混的,甚至有时是矛盾的。文艺学除了定义的混乱外,也不符合国家颁布的学科分...
内容提要: 本文探讨了古希腊以来西方作者概念的发展演变,对古代的代言人观念、文艺复兴时期的怀疑论、浪漫主义的天才作者、19世纪的面具观念、20世纪的非个人化诗学、结构主...
内容提要: 汉语文学叙事中的“史传传统”与西方文学的写实传统在起源语境与理论旨趣上存在很大差异。受史学“实录”原则影响,汉语文学谈论的真实,指的是所记之人与所叙之事...
内容提要: 文学与时间密切相关,可以说,时间意识变化往往会促成文学形态,乃至文学整体的变革。时间的历史化,是时间在小说中真正出场并获得应有地位和实质性意义的决定性因...
内容提要: 在消费社会,文学日常生活叙事及其随之而来的批评语,其批评性思想还只是启蒙话语、人道主义话语的某种延续,其中寄存着某种理论蓝图,而很少把消费社会和它的新产...
内容提要: 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生产,是我们继续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一个重要前提。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总体上是属于非职业性的文艺理论生产,它具有三个特点,...
内容提要: “文言”具有礼仪和文学双重属性。一方面,“文言”运用于礼仪场景,成为体现人的身份、地位、等级、精神和修养的象征性符号,成为“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
内容提要: 在这篇访谈中,美国著名叙事学家戴维·赫尔曼教授就“后经典叙事学”的提出语境、后经典叙事学多重分支之间的相互关系、“故事世界”的理念与研究方法、当代叙事理...
内容提要: 新时期以来,我国文艺理论界在译介、引进西方后现代主义文论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其错综复杂的多重影响,这种影响总体上可以概括为积极、正面和消极、负面两个方面...
内容提要: 费瑟斯通的《消费主义与后现代文化》是当代中国“日常生活审美化”论争所依赖的西方理论后援的一个主要资源。但因为种种原因,个中存在一些误解。费瑟斯通分日常生...
内容提要: “文学是人学”这个命题之后,舆论逐渐将人物性格的刻画视为叙事文学的使命。但是,西方文学批评史资料显示,批评家对文学之中人物性格的分析兴趣并不大。一种观点...
内容提要: 修辞是耶鲁学派文本理论的出发点,这一点往往被研究者忽视。耶鲁学派强调文本的修辞本性以消解形而上学的干扰,突出文本“自我解构”的修辞游戏以促成意义的无限增...
基金项目: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研究”(11ZD078)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孙文宪,华中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孙文宪(1947—),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