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 裘山山:在创作中丰富自己的岁月 2020-04-03
访者:纪莹,原成都军区创作室专业作家,《西南军事文学》编辑,曾出版小说集《山尖的云朵》。 被访者:裘山山,原成都军区创作室主任,《西南军事文学》主编。代表作长篇小说...
[访谈] 新作关注我国灾后心理援助十年发展历程
秦岭:倾听心灵复苏的声音 2020-04-03
秦岭(左二)和心理志愿者在藏族群众家中采访 2008年起,作家秦岭走过了中国的大部分经历灾难的地区,有些地方至少去了三次,比如汶川地震灾区。“在这片曾经祥和、宁静的大地...
[访谈] 党宪宗:为社会底层“小人物”呐喊鼓呼 2020-04-02
作家党宪宗生活在农村,见证了它的变化,感受着它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报告文学《沉重的陪读》是他用手中的笔,为生活在这里的“小人物”呐喊和鼓呼的集结。他坚持要以作家...
[访谈] 王姝:文学批评是交流是争论更探寻文学可能性 2020-04-02
在山西中青年评论家中,王姝是很有个性的一位。她非常认真,不论是名家之作还是普通作者的作品,都会认真去读,边读边记。同时,她非常率真,不管是表扬还是批评,都慷慨陈词...
[访谈] 作家时刻·王跃文 2020-04-02
问:哪些作品在您的人生成长中影响最大? 王跃文: 对我的成长影响最大的作品,如果说“最”,不能有并列,当然是鲁迅先生的所有作品。我从鲁迅先生那里获得思想上的启蒙。先...
[访谈] 从跨文化视阈考察百年海外华文文学变迁——访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黄万华 2020-04-02
近代以来,随着空间的迁徙、文化身份的变化,华文文学经历了走出本土后在异域的生命更新、与世界文学对话的历程。海外华文文学的创作以其在异域土地上所取得的成就引起文学研...
[访谈] 在“西川”展开我们的论述:我的学术理想 ——李怡教授访谈录 2020-04-02
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一 西川论坛:来源与去路 左存文:李老师您好!最近十年,您做了大量的学术工作,包括提出“民国文学机制”“大文学观”,组织了七套大型丛书—...
[访谈] “抗击疫情第一线,我们应该在场”——访作家纪红建 2020-04-01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湖南报告文学作家纪红建的创作就一直没有停止。从2月26日来到武汉开始,他已连续在此采访了一个多月时间。“永远在路上,对于一个作家特别是报告文学作...
[访谈] 驰援祖国防护物资的背后竟如此艰难
夏青青:记录“留德华”的援助行动 2020-04-01
在作家出版社近日出版的诗文集《战“疫”之歌》中,德籍华人作家夏青青的《关山万里,赤心同在》是唯一入选的海外作品。不读她的文章,我们很难想到,驰援祖国的背后竟如此艰...
[访谈] 访诗人路也 2020-04-01
路也,女。现执教于济南大学文学院。著有诗集、散文随笔集、中短篇小说集、长篇小说以及文论集等共二十余部。目前主要从事诗歌和散文的创作,兼及创意写作和中西诗歌比较等方...
[访谈] 吴佳燕、马金莲:在文学的道路上,我一直在拿慢火烤着自己 2020-03-31
和别的80后相比,我们真的生活在完全不同的世界里 吴佳燕(以下简称“吴”):金莲好!能跟你聊聊,倍感亲切而轻松。我记得是2013年跟你联系上的,一晃7年过去,我们实际上只见...
[访谈] 独家访谈 | 王蒙:“文学是我给生活留下的情书” 2020-03-31
作家王蒙 2019年9月17日,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王蒙等三人“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9月23日,其长篇小说代表作《青春万岁》也入选由学习...
[访谈] 吴岩访谈:科幻作家眼中的瘟疫 2020-03-31
科幻圈专注于科幻学术研究的,很少有不知道吴岩老师的,因为他是近些年来,始终引导中国科幻领域学术研究的带头人,也是一直在开拓新科幻研究方向的领路人。 吴岩 吴岩老师曾...
[访谈] 付秀莹:小说中的人物肯定就是你“自己” 2020-03-31
付秀莹 《陌上》是付秀莹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给读者带来了华北平原上一个叫“芳村”的村庄;后来,她又写了《他乡》,来自“芳村”的女孩翟小梨到了省会,又到了首都。看到...
[访谈] 凡一平:我的乐趣在写作中对话广西壮族自治区作协副主席、壮族作家凡一平 2020-03-30
作家档案 凡一平,本名樊一平,壮族。1964年生,广西壮族自治区都安瑶族自治县上岭村人。先后毕业和就读于河池师专、复旦大学中文系。广西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广西作家协...
[访谈] 李洱《应物兄》:敬重文学现实品格,期许知言行统一 2020-03-30
李洱,1966年生于河南济源。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著有长篇小说《花腔》 《石榴树上结樱桃》等。《应物兄》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现供职于中国现代文学馆。 采访者 舒晋瑜 著有《...
[访谈] 现实主义、审美情怀与历史化困惑——张志忠教授访谈录 2020-03-30
张志忠,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和教学。出版《莫言论》《中国当代文学艺术主潮》《中国当代文学60年》等学术论著、教材、译著多部。中...
[访谈] 敬畏自然:放弃傲慢与偏见——生态文学作家李青松答“红树林网”记者问 2020-03-30
宫池:疫情防控期间,您的生活有了怎样的变化,对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李青松: 有一种突然间静下来的感觉。马上意识到,这世界有一种幽灵般的东西正在肆虐。每天看到的那些...
[访谈] 冯北仲:优秀的作家,要具备足够的“人类生活经验” 2020-03-27
《遗园》是作家冯北仲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这部历时三年打磨而成的小说甫一亮相,便收获了众多好评:既有经典韵味,又拿捏得当。评论家李星评价道:“《遗园》写出了当代人的精...
[访谈] 疫情全球化更需要平等对话的思维 2020-03-27
伴随疫情的全球化,国际之间的对话顺畅与否受到不同文化思维的影响,中国文化中一直存在着崇尚对话思维的价值观念。对话既是方法论,也是宇宙观、价值观、人生观,其本身就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