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任启发:魂归来兮湄公河——读黄风、籍满田长篇纪实《大湄公河》


    魂归来兮!河水涛涛不可久泊兮!
    魂归来兮!河水汹汹不可久留兮!
    也许再悲切的呼唤,对于那些在湄公河惨案中逝去的生命,也只是世人的一种寄托!我们现在凭借着长篇纪实《大湄公河》对他们不幸遇难,致以沉痛哀思!纪念的最好的方式是将他们的生活与行踪一一还原。对于生于斯、长于斯、养于斯的人,湄公河清兮,湄公河浊兮,都在那里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对于他们有着无法替代的与生俱来的意义。
    距惨案发生近8年了,13条鲜活的生命,在《大湄公河》一书中被重新唤回来,控诉那场光天化日之下惨绝的屠杀。面对这样的野蛮与暴行,现在读来还有一种让人窒息的感觉,也许劫匪就是要营造这样的恐怖氛围,以期在湄公河上肆意妄行。好在,天理昭彰,法网恢恢,凭借着祖国的坚强后盾,还罹难者了公道,让行凶者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这部作品之所以叫《大湄公河》,想来作者就是为了把这起惨案,放在一个更为广阔的历史背景下,一个从古至今无数人苦心经营才有的这条黄金水道。从作者引用的史料不难看出,如斯流过的岁月几多沧桑,几多磨难,也曾几多繁华,几多落寞。
    这部作品是两位作家,“先后3次前往湄公河采访,又参阅了400多万字的资料,创作的一部作品。作品介于非虚构与虚构之间,分两条线索展开:一条围绕湄公河的地理、历史、经济、文化;一条围绕发生在金三角的‘10·5’惨案。对其中的一些人和事,在充分依据事实的基础上,作了适当的细节性的想象与描述。特别是被毒枭屠杀的13名中国船员,当时他们究竟经历了怎样的煞熬,力图把他们梦断之前的美好,与面对屠杀的痛苦挣扎还原出来,以祭慰他们最后的一段人生航程。”
    这部作品以两条线索平行的写作方式,类似于古典评书常说的,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尤其是历史一条线索,钩沉之精准,条理之分明,在纪实文学与传记文学中创造了一种独特的价值。它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读者对于湄公河的历史与现实的纵深感。
    “10·5”血案,在文中叙述的跌宕起伏,动人心魄。如果不是被间隔叙述所打断,那种令人窒息的痛感,那种压抑万分的痛惜,会让我们很难读下去。关于血案的原委与经过,通过新闻,通过影视作品,还有这部作品,细心的读者所知道的已经有了一个清晰的脉络。关于他们的不幸,我们现在除了惋惜与叹息,似乎也无法再有更多的表达了。
    值得注意的是,这部作品的两条线索的叙述方式,其实是冒很大的风险,如果把握不好,就会变成两条没有交叉的曲线,各自沿着自己的轨迹跑下去。很容易造成,喜欢阅读故事的人,可能会忽略历史的叙述;而喜欢阅读历史的人,也可能跳过故事。但是,作者选择这种有风险的叙述,其用意是相当有深意的。因为这不是发生在湄公河上单纯的一件血案,而是有着深远影响针对我国公民正常商业活动的恶性案件。如果没有这么宏大的历史知识作为背景,很难理解这起惨案的深远影响,也不会明了为什么会造成这么大的反响。
    书中列举了一些详细的数字作为佐证,读后让人震惊万分,震惊之余,不免心生敬畏。在引用资料与数据方面,这部作品可谓不遗余力。他们的真诚度让人望而却步,如果不是互联网时代的进步,这些资料的查找与筛选无疑将会是一个巨大的工作。即使现在网络发达,要想找全这么多相关的资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这无疑给我们树立了一个经典的做法,尤其是面对错综复杂的现实与历史时,如何厘清其脉络,如何叙述与故事相关的枝枝蔓蔓,确实需要一定的辨识能力与材料的驾驭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取得不经过多年的磨练,绝非毕其一役就能成功的。黄风与籍满田是多年的老朋友,彼此的长处都了然于胸;也曾合作过长篇作品,这些是他们能够集中这么短的时间写出这么有分量的作品的前提。
    他们的创作理念与实践,他们的创作热情与执着,都有着极近的契合。阅读过他们创作的一些作品,能够读出他们创作的真诚度是颇高的。他们已经过了为稻粱谋的命题写作困境,可以自由地选择他们喜欢的题材进行创作,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对一部作品进行打磨。这是目前很多从事创作的人所没有的福分。
    这部作品别开生面的写作,未必是其他人可以效法的。没有深刻细致的实地考察,没有充分的资料的占有与娴熟的运用,只在一条线上讲述可能更加保险些,但是可能注定没有比较客观与宏观的叙述。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又会促进内容,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如何处理好这两种关系,是一部作品成败的关键所在。黄风与籍满田都是选择题材的高手,也是处理选题的行家,通过这部作品的创作,相信从事纪实作品创作的人,都可以从中吸取很好的借鉴意义。
    回到惨案本身的叙述,无论是写实,还是虚构,作者都能还原生活本真,每个人都仿佛是我们身边的旧相识,能够在生命倒计时中,客观地冷静地不带个人情绪地书写,确实不是一般的作家所能做到的。
    柔情都在笔锋间,作家的所思所想所念所系,在一次次的跳跃叙述中,完成了无比激烈的控诉,读者在跌宕起伏的故事中,仿佛再次回到事发现场,与那些罹难的乡亲一起,经历生与死的炼狱般痛苦。
    愿悲剧不再上演,愿逝者能够安息!也许正是这部作品存在的价值与理由。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