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评论 > 创作谈 >

《断舍离》创作谈:一次邂逅


    

有一次整理照片,我不知不觉地翻到儿子小时候的模样。有一张照片特别逗,他穿一件白色的体恤衫和一条鸭黄色短裤,莲藕似的小腿上套着一双凉鞋,显得有些笨重。那应该在七年前,他还只有五岁,在一面巨大的墙壁前打量着一条画上去的鱼,那条鱼色彩艳丽,体型巨大而逼真,孩子凑近它的头,似乎在跟它说话。那个夏天忽然在我脑海里复活了,我记得那是楠溪江边的一个酒店,照片是在吃完酒店的自助早餐之后拍的。那时候,孩子对一切充满好奇,每次他在前面摇摇晃晃地跑,后面至少跟随着两三对目光,或者是提着随行物品匆忙跟随的我们。
    不得不承认,很多习惯是被孩子培养起来的,比如说早睡,还有假期的旅行。楠溪江在浙江南部,之前听温州的同学多次提起,风景最好的一段应该在温州永嘉境内。去楠溪江之前,我同学曾经转过一篇文章给我,那篇文章出自一个自媒体公众号,我同学说那个搞自媒体的人是他的一个朋友,粉丝众多,问我文章写得怎么样。我点进去一看,文笔确实不俗,叙述自带腔调,文章是介绍楠溪江沿岸风貌的,配上了如诗如画的照片,给人的直观感受是做这个公众号的人非常讲究,能感受到他对生活的精致追求和独特审美。我忽生感慨,觉得游记这种文体可能真的过时了,它眼下已经被新媒体以另一种方式给取代了。
    进入那个公众号,我随手点开了里面别的文章,其中一篇关于和尚的文章令人印象深刻,那是一风华正茂的年轻人,他身披僧袍,在寺庙的暮鼓晨钟中安静地行走。我同学说,那是当地一个很有名的僧人,家境殷实,倾慕者众多,也没受什么刺激,在读完大学后,忽然就出家了。他家里人自然接受不了,想尽一切办法,想阻止他出家为僧,可无奈他天性向佛,最终也只能随他而去。我们身处的环境就是这样,这本是一件无关别人生活的事,但因为年轻僧人长相出众,追随者众多,人们总想知道得更多一点,于是他意外地成了这个时代众多“网红”人物中独特的一员。人就是这样,一旦成为焦点,即便不作回应,也会流言四起。
    那次去楠溪江,我同学带我们去了那个寺庙,因为在景区,参观和烧香的人很多,我们并没有走完整个寺庙,就从里面出来了。走到外面,同学又跟我说,现在那个和尚已经当了寺庙的主持,以前还能经常遇到他,现在不太容易见得到了。同学笑了笑,说因为长得太好,名气大了,很多人慕名来到楠溪江,就是冲着他来的,希望能求得一见,某种程度上来说,他变成现代版唐僧了。我当时心里有点复杂,既有被这种选择触动,也为人生充满微妙的变化而感到吃惊。确实,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谁又说得清这种选择是对是错?好半天,我缓过神来,问我同学,那他出家后,他父母怎么办?同学说,有段时间,他母亲实在割舍不下,也来寺庙住过一段时间,希望他能回心转意,后来实在看不到希望,也就放弃了。
    我同学说,还有一次他和朋友来这里,朋友偷偷地指着一个在寺庙里打扫卫生的志愿者,说那个人就是年轻和尚的妈妈。我同学看到了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年妇人,她面无表情,眉宇之间也看不出有什么凄苦,大概也认命了。我当时听完,第一感受是有人在这里遭遇了人生的大变故,不幸和幸运很难说清,而这一切,我们都成了目击者。他们的故事随着时间的更迭,逐渐被湮没在我的记忆里,而突然有一天,我翻看照片,重新遇上了他们,于是这成了《断舍离》的由来。
    小说写得飞快,在一个夏天的午后开始动笔,大概两三个半天就写完了初稿,之后放了很长时间。年末遇到永新老师,忽然记起有这么一篇小说,手机上发他请教,他在回沪的高铁上看完,把有问题的几处都圈了出来,句句切中要害。修改完成已是年后。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