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评论 > 文化时评 >

“素人写作”的流量密码与转型困境


    

“素人写作”主要指非职业作家的普通人的写作,相较于名家手笔,这类作品似乎缺乏文学方面的吸引力,但事实上并非如此。退休老人杨本芬的《秋园》销量很好,快递员胡安焉的《我在北京送快递》成为某社区网站2023年度图书的榜首……随着一部部作品的走红,“素人写作”的现象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从读者的角度来说,“素人写作”无疑是新鲜的。素人作者来自各行各业,通过他们对日常的深描,读者可以看到都市结构下、专业视角外的“平凡的世界”,为真实的体验与情感动容。素人的文字往往也鲜活而直接,有着“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朴素感,较少规训过的匠气。
    更为难得的是,许多“素人写作”虽然源自有血有肉的生命体验,却没有流于泛滥的抒情,反而呈现出克制、冷静、幽默等颇具疏离感的特色。这可能是因为事件对于素人作者的意义仅止于其本身,而不像以之为材料的作者那样,服务于热门议题或者预设主题。
    这也意味着“素人写作”远不止于对叙事的补充,而在于一种更为全面的对书写方式的解构。在基础教育和自媒体广泛普及的今天,著书立说不再是知识分子的特权,素人作者可以记录下“无意义”的琐事,为自己的人生与小家庭作传。这是普通人深受触动的原因之一:由此看到写作带来的为一切生命留痕的可能性。
    杨本芬在《秋园》的自序中写道:“这些普通人的经历不写出来,就注定会被深埋。”但与渴望“立言”以求不朽不同,她并没有野心通过自我书写来博得史家的垂青,而是决心以“一滴水”的姿态“汇入人类历史的长河”。
    除了记录个体历史的功能之外,写作对于素人来说更是一种建立自尊的方式。相对于一些职业作家“写作即生产”的状态,素人的写作往往是生产之中挤出来的生活表达。许多素人作者并没有整块的时间投入文学,因为他们要为繁复而忙碌的工作或者家务操劳。但他们却始终保持着敏感的观察与自觉的体悟。
    需要进一步讨论的是,虽然“素人”的定位强调的是作者身份,与之牢牢绑定的是非虚构的写作题材,但是一些作者的文学追求不限于此。例如,育儿嫂范雨素就从陈述自己的人生,转而写了一个科幻故事。彼时有人对此产生疑问,认为范雨素的真实经历正是她非常宝贵的东西,但范雨素对于“真实”有着别样的理解:一般意义上的真实是社会性的、客观的真实,而她眼中的真实是在文字中建立的仅属于自我的真实。她在《久别重逢》中为家族成员编织出神秘的前生,在她的笔下,梦境与现实、古典与现代之间的楚河汉界在叙述中模糊甚至消失了。那个精神世界虽与现实紧密相连,但并不与现实构成一一映射的关系,它展示出了文学区别于历史的特殊魅力。
    不过,这种超越范式的价值在市场上并未得到充分的认可,《久别重逢》的热度明显不比前作,也有一些评论认为作者的创作能力逊于纪实能力。这似乎最直接地揭示出了“素人写作”的流量密码与转型困境。这个例子也为我们提供了重新思考“素人写作”的可能:“素人”的身份不是一种奇观,也不代表其创作一定要归流于现实主义,更不意味着他们一定要成为文艺大众化的代言人。目前的“素人写作”已具备现实的“力”,何时可以拥有虚构的“丽”,是值得展望的。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