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诗学:一个基于身体概念的理论图式(3)
http://www.newdu.com 2024/11/30 08:11:48 《中国文学批评》2019年第 王晓华 参加讨论
注释: [1]Mark Johnson, The Meaning of the Body: Aesthetics of Human Understanding, 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9, p.219. [2]Simon Blackburn, The Oxford Dictionary of Philosophy, Oxford an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p.357. [3]罗兰·巴特:《文之悦》,屠友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1页。 [4]Terry Eagleton, The Ideology of the Aesthetics,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ing, 1990, p.196. [5]Mark Johnson,The Meaning of the Body: Aesthetics of Human Understanding, p.219. [6]Maurice MerleauPonty, 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2, pp.174,94,175,109. [7]托多罗夫:《诗学》,怀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64—65页。 [8]达维德·方丹:《诗学——文学形式通论》,陈静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1页。 [9]戴维斯:《哲学之诗——对亚里士多德〈诗学〉的解诂》,陈明珠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25页。 [10]维柯:《新科学》,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第69页。 [11]托多罗夫:《诗学》,第64页。 [12]达维德·方丹:《诗学——文学形式通论》,第32页。 [13]Chris Shilling, The Body in Cultur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London: SAGE, 2005, p.55. [14]荷马:《伊利亚特》,罗念生、王焕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483页。 [15]金克木编选:《摩诃婆罗达插话选》(上),金克木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第86页。 [16]桑特拉桑:《身体思想》,王业伟、赵国新译,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171—172页。 [17]桑特拉桑:《身体思想》,第172页。 [18]叶·莫·梅列金斯基:《神话的诗学》,魏庆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427—428页。 [19]尹锡南编译:《印度比较文学论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2012年,第220页。 [20]Aristotle, Poetics,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 1996, p.16. [21]加斯东·巴什拉:《梦想的诗学》,刘自强译,北京:三联书店,2017年,第227页。 [22]黄宝生主编:《梵语诗学论著汇编》(上册),黄宝生译,北京:昆仑出版社,2008年,第69页。 [23]维柯:《新科学》,第159、161—162页。 [24]维柯:《新科学》,第224、201、357页。 [25]维柯:《新科学》,第26、108页。 [26]荷马:《伊利亚特》,第222页。 [27]金克木编选:《摩诃婆罗达插话选》(上),第87页。 [28]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第119、123页。 [29]David Lodge,ed.,20th Century Literary Criticism, London and New York: Longman, 1981, p.36. [30]维柯:《新科学》,第345页。 [31]叶·莫·梅列金斯基:《神话的诗学》,第129页。 [32]约翰·奥尼尔:《身体五态》,李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3、14页。 [33]叶·莫·梅列金斯基:《神话的诗学》,第229页。 [34]维柯:《新科学》,第175页。 [35]维柯:《新科学》,第97页。 [36]叶·莫·梅列金斯基:《神话的诗学》,第229页。 [37]肯特·戈尔茨坦:《机体论》,包蕾萍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29页。 [38]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王寅丽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2年,第149页。 [39]Robert C. Holub, Reception Theory, London and New York: Methuen, Inc., 1984, p.90. [40]莱辛:《拉奥孔》,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29页。 [41]亚里士多德:《诗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63页。 [42]黄宝生主编:《梵语诗学论著汇编》(上册),第93页。 [43]黄宝生主编:《梵语诗学论著汇编》(上册),第45页。 [44]尹锡南:《梵语诗学与西方诗学比较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10年,第127—128页。 [45]黄宝生主编:《梵语诗学论著汇编》(上册),第46、53、52页。 [46]胡塞尔:《现象学的构成研究——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第2卷,李幼蒸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304页。 [47]黄宝生主编:《梵语诗学论著汇编》(上册),第52页。 [48]厄尔·迈纳:《比较诗学》,王宇根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第77页。 [49]Laurence Perrine,ed., Poetry: Theory and Practice,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 World, Inc., 1962, p.39. [50]Laurence Perrine,ed.,Poetry: Theory and Practice, p.77. [51]Laurence Perrine,ed.,Poetry: Theory and Practice, p.178. [52]Laurence Perrine,ed.,Poetry: Theory and Practice, p.179. [53]亚里士多德:《诗学》,第63页。 [54]Maurice MerleauPonty,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 p.415. [55]西恩·贝洛克:《身体认知:身体如何影响思维和行为》,李盼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年,第99页。 [56]Robert C.Holub,Reception Theory, p.80. [57]苏珊·朗格:《感受与形式》,高艳萍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241页。 [58]Martha Banta and Joseph N. Satterwhite, Discovery and Response: Drama, Fiction, and Poetry, New York: The Micmillan Company, 1970, p.336. [59]Aristotle, Poetics, p.16. [60]《柏拉图全集》第2卷,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625页。 [61]《柏拉图全集》第2卷,第628页。 [62]黄宝生主编:《梵语诗学论著汇编》(上册),第485页。 [63]埃德蒙德·胡塞尔:《生活世界现象学》,倪梁康、张廷国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第176—177页。 [64]黄宝生主编:《梵语诗学论著汇编》(上册),第491页。 [65]孔帕尼翁:《理论的幽灵》,吴泓缈、汪捷宇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91页。 [66]黄宝生主编:《梵语诗学论著汇编》(上册),第51页。 [67]黄宝生主编:《梵语诗学论著汇编》(上册),第466页。 [68]汉斯·罗伯特·耀斯:《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顾建光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第277页。 [69]Berys Gaut and Dominic Mclver Lopes, eds., The Routledge Companion Aesthetics, Ox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13, p.575. [70GrahamBartramandAnthony Waineeds Brecht in Perspective Essek Lomgman House 1982 p 65] [71]弗里德里希·尼采:《悲剧的诞生》,周国平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第61页。 [72]亚里士多德:《修辞学》,罗念生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第22页。 [73]黄宝生主编:《梵语诗学论著汇编》(上册),第491页。 [74]余匡复:《布莱希特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63页。 [75]苏珊·朗格:《感受与形式》,第216页。 [76]厄尔·迈纳:《比较诗学》,第83页。 [77]Martha Banta and Joseph N.Satterwhite,Discovery and Response: Drama, Fiction, and Poetry, p.338. [78]黄宝生主编:《梵语诗学论著选编》(上册),第485页。 [79]Terry Eagleton, The Illusion of Postmodernism,p.68.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