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民族文学 >

[操林英]德国的藏学研究


    早在18世纪,就有德国学者谈及西藏,比如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等,但他们讨论西藏的目的是为了研究哲学问题,所依据的西藏知识全部来源于其他国家的传教士(比如葡萄牙的安东尼奥·安多德(Antonio de Andrade)、法国的古伯察等)有关西藏著述的德文译本。
    直到19世纪中叶,德国人的足迹才到达藏区。从1855年到1914年间,有十几位莫拉维亚(Moravian)教派传教士到西喜马拉雅传道布教,他们是在藏区活动最持久、规模最大的德国人群体。出于传教的需要,有些德国传教士对喜马拉雅地区,尤其是藏区的语言、文化、历史、宗教等进行了深入考察和研究,继而奠定了德国藏学萌芽和发展的基础。德国藏学之开创要归功于他们,其中最杰出者是海因利希·奥古斯特·耶什克(Heinrich August J?覿schke,1817—1883)和奥古斯特·赫尔曼·法兰克(August Hermann Franke,1870—1930)。前者于1856年被任命为拉达克地区的一个传教点负责人,在藏区待了11年,主要负责《圣经》的藏文翻译,其业余时间编写的《藏英字典》(A Tibetan-English Dictionary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prevailing dialects. London: Routledge, Kegan and Paul, 1881)和《藏文文法》(Tibetan Grammar. London: Trübner,1883),是德国藏学萌芽时期的代表作,作者因之被誉为德国藏学研究之父;后者从1896年起长期待在拉达克,一方面翻译耶什克尚未翻译完的《圣经》,另一方面从事拉达克研究,直到他于1920年进入柏林大学哲学系任教时才离开,其代表作有《西部藏区兄弟会传教的语言问题》(Die Sprachenfrage in der west-tibeti- schen Mission der Brüdergemeine, Allgemeine Missionszeits- chrift 37, 1910)、《在西藏的精神生活》(Geistesleben in Tibet, Gütersloh: G. Bertels- mann, 1925)、《西部藏区史》(A History of western Tibet. London, 1907)、《格萨尔史诗中的春季和冬季神话》(Der Frühlings-und Wintermythus der Kesarsage. Beitr ge zur Kenntnis der vorbuddhis-tischen Religion Tibets und Ladaks. Helsingfors, Soc. Finno-ougr. 1902)等。
    与此同时,探险家们的实地考察,尤其是19世纪中叶施拉君特怀特(Schlagintweit)三兄弟的喜马拉雅考察和20世纪初菲尔希纳(Wilhelm Filchner)的西藏探险等活动所留下的浩如烟海的藏区历史地理资料,也为德国藏学注入了动能。事实上,“考察和探险是德国人保持对西藏实际接触和获取西藏信息的主要形式。德国历史上重要的涉藏人物大多既是探险家又是西藏研究者, 因此德国藏学的建立和发展与实地的考察探险密不可分,德国的涉藏史与其藏学的发展史实为一体”。
    此外,德国吐鲁番学的不断深入带动了藏学研究。阿尔伯特·格伦威德尔(Albert Grünwedel,1856—1935)就是从吐鲁番学逐渐转入藏学领域的,其代表作有《印度佛教艺术》(Buddhistische Kunst in Indien, 1893)和《西藏与蒙古的佛教神秘学》(Mythologiedes Buddhismusin Tibet und der Mongolei, Leipzig)等。其中,后者奠定了德国学者研究藏传佛教艺术的基础。
    德国学院派的藏学研究大多从印度学、佛学和中亚研究中衍生出来。德国最早涉藏的研究机构慕尼黑巴伐利亚科学院在中亚研究,特别是西藏历史、语言、文化研究领域具有悠久传统。早在1863年,该院通讯院士埃米尔·施拉君特怀特(Emil Schlagintweit 1835—1904)就在院会议报告中编辑和翻译了一份藏文佛教祈祷文献,也正是他在1871年介绍了海因利希·奥古斯特·耶什克的《西藏语袖珍字典》(Handw rtebuch der tibetische Sprache),此书英文版(A Tibetan-English Dictionary,London,1881)至今仍然是藏学家们常备的工具书之一。慕尼黑巴伐利亚科学院诞生了许多著名藏学家,该院中亚研究委员会的创建者和首任主席黑尔穆特·霍夫曼(Helmut Hoffmann)就是其中之一,其著有《西藏苯教史资料》(Quellen Zur Geschichte der tibetischen Bon-Religion)、《琼结地区的藏王墓》(Die Gr ber der tibetischen k nige im Distrik'Phyong rgyas,1950)、《西藏的宗教》(Die Religionen Tibets, 1956)等。他于1969年离开慕尼黑移居美国,任印第安纳大学乌拉尔和阿尔泰研究系教授,讲授藏学课程。另外,赫尔加·于巴赫(Helga Uebach)博士著有《奈巴班智达编年史:花蔓》(Nel-pa panditas Chronik Me-tog phreng-ba,1987)、《藏族亲属称谓词dbon考》(Notes on the Tibetan Kinship term dbon, 1980)、《色拉寺密乘僧员的财产文书》(Die Besitzurkunde des Se-ra sNags-pa Gra-cha,1980)等。旅德藏族学者邦隆(Spang Lung)的主要著作有《〈根本说一切有部戒〉的叙述材料,根据藏文译本分析》(Die Erz hlstoffe des Mülasarváda-Vinaya analysiert auf Grund der tibetischen Ubersetzung,1981)、《藏文的手稿和木刻(七)》(Tibetische Handschriften und Blockdrücke, Teil 7,1979)、《关于吐蕃赞普墓碑的报道:它们的流传和考证研究》(Die metrischen Berichte über die Grabm ler der tibetischen k nige, Ihre überlieferung und ihr Beitrag zur Identifizierung)等。
    莱比锡大学印度与中亚学系的藏学研究传统同样悠久。早在19世纪,汉学家甲柏连孜(Gabelentz,1840—1893)就对藏学和蒙古学研究给予了很大关注。他的学生威廉·葛鲁贝(Wilhelm Grube,1855—1908)于1881年首次在该系开设了藏语课。继任甲柏连孜的汉学家孔好古(August Conrady,1864—1925)也对藏学有很大的兴趣。虽然德国从19世纪起就有大学开设藏学课,但第一个藏学教授席位于1960年才在莱比锡大学正式设置,约翰内斯·舒伯特(Johannes Schubert,1896—1976)最早享此殊荣,其继任者相继有曼弗雷德·陶伯(Manfred Taube)、索仁森(PerK.S?覬rensen)等,在此不赘。
    汉堡大学印度与西藏学系主要以印度和西藏的历史、语言、宗教、文化为研究和教学对象。该校印度学研究起步较早,大约从1914年开始,就相继有著名印度学学者如斯滕·科瑙(Sten Konow)、沃尔特·舒布凌(Walter Schubring)、路德维希·阿尔斯多夫(Ludwig Alsdorf)、弗朗茨·贝恩哈德(Franz Bernhard)等在此工作,他们都多少涉猎过藏学研究。该校藏学研究始于第一位在汉堡大学讲授藏文的著名藏学家黑尔木特·霍夫曼。在他转任慕尼黑大学印度学教授后,其学生哈姆(F. K. Hamm)继承了他在汉堡大学教授藏文的席位。1966年起,在弗朗兹(Franz Bernhard)教授的苦心经营下,汉堡大学印度与西藏学系的教学和研究走上系统化和正规化,从此享誉欧洲学界。在此先后任藏学教职的有格西根顿罗追(Gendun Lodroe)、西米陶森(Lambert Schmithausen)、维茨·阿尔布瑞特(Wezler Albrecht)、哈如纳嘎(Harunaga Isaacson)、迈克尔·兹玛尔曼(Michael Zimmermann)等人。值得一提的是,在国际学术界颇负盛名的印度学、西藏学研究专家大卫·塞福特·鲁格(David Seyfort Ruegg)教授也曾在此任藏学教授多年,学术成就显著。其后继者著名藏学家戴维·杰克逊(David P. Jackson)教授也颇有影响,著有《西藏唐卡画资料和材料》(Tibetan Tangka Painting Sources and Material. London:Serindia,1984)等。
    德国藏学研究机构众多,名人辈出。其中,波恩大学中亚语言文化研究所始建于1964年,创立者为国际著名蒙古学家海西希(W. Heissig)。在此从事西藏学研究和教学的主要有皮特·施韦格(Peter Schwieger)、萨噶斯特(Klaus Sagaster)和迪特舒(D. Schuh)等人,他们培养了诸如沈卫荣、Petra Maurer和乌云毕力格等一批蒙藏学后继者。哥廷根大学自建校以来,就对佛教文本及藏译典籍的研究工作非常重视。藏学起初是该校印藏学系辅修科目,后来成为可主修的科目。克劳斯·佛格尔(Claus Vogel)、延斯-乌维·哈特曼(Jens-Uwe Hartmann)等人先后在此任教。柏林洪堡大学亚非学院中亚研究系藏学研究室主要学科带头人为托尼·赫伯(Toni Huber)教授。他是国际藏学会会刊的创办人之一,著述颇多。慕尼黑大学藏学专业设置在印度与伊朗学系,弗朗斯-卡尔·艾尔哈德(Franz-Karl Ehrhard)任藏学教授。马堡大学印藏学专业设有印度学和藏学合一教席,米夏埃尔·哈恩(Michael Hahn)、于尔根·哈内德(Juergen Hannede)相继担任教职。
    德国藏学起步虽晚于意大利等国,但其以语文学为底色的人文学术传统悠久,学风严谨,故而名家辈出,其中有些享誉世界,为国际藏学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例如,德裔俄籍著名学者伊萨尔·雅各布·施密特(Isaal Jacob Schmidt,1779—1847)对俄罗斯甚至整个欧洲藏学研究的发展都作出过卓越贡献。黑尔木特·霍夫曼于1969年去美国大学任职,他是二战之后为美国藏学研究的崛起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学者之一。直到今天,美国大学中的许多著名藏学教授都与德国有学缘关系,学术界熟知的哈佛大学藏学教授范德康(Leonard W. J. van der Kuijp)、印度学教授马·维茨(M.Witzer)均毕业于汉堡大学,尼泊尔兰比尼国际研究所所长克里斯多弗·库帕斯(Christoph Küppers)则是西米陶森教授的学生。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近代以来域外中国藏学研究经典整理与研究”(14ZDB115)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