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抵抗的力量决非来自话语层面 ——对霍尔编码/解码模式的一个批评

    2017-10-30

    对英国文化研究之来龙去脉可谓了如指掌的约翰·斯道雷(John Storey)教授,尽管深知要回答“什么是英国文化研究”并非一件简单容易的事情,造次不得,因为诚如霍尔所言,“文化研究...

  • 当前文艺学中的“文化研究”

    2017-10-30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研究”作为一种具有特定意义指向的西方学术与人文思潮,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尤以文艺学界对之反应最为强烈。一些大学的中文系纷纷成立“...

  • 为什么要读桑塔格

    2017-10-30

    中国掀起“桑塔格热” 2004年12月28日,苏珊·桑塔格在美国去世,彼时对于大洋彼岸的中国人而言,这还是个陌生的名字。而如今,相隔不过五六年的时间,“不在场”的桑塔格却已然...

  • 理论和消失的未来——希利斯·米勒教授中国行

    2017-10-30

    今年5月29日至6月4日,在中国文艺理论界享有盛誉的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现代语言学会前主席J.希利斯·米勒(J.HillisMiller)教授应扬州大学和南京大学的邀请,以83岁高龄之身进...

  • 电视与大众文化

    2017-10-30

    一、从阿多诺到威廉斯 1976年,洛杉矶有一群热衷聚会泡电视的朋友,决定自命为“沙发土豆”(couch potato)。这些沙发土豆们很快以他们独有的调侃作风,推出一批著作,由此发动了一场...

  • 回应霍尔:建立第四种解码方式

    2017-10-30

    一 三种解码方式及其影响 伯明翰学派的斯图亚特·霍尔在《电视话语的编码与解码》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种解码”理论。今日的文化研究者对此已经耳熟能详。霍尔认为,文化的...

  • “餔餟的文学”与“文绣的文学”

    2017-10-30

    中国作协主席铁凝最近在一次演讲中说:“如果不恰当地把文学比做花朵和植物,那么作家是种花人呢还是卖花人呢?”“我们的有些文学,因了时代的种种诱惑和市场的高声催促,又...

  • 面向未来的麦克卢汉 ——纪念麦克卢汉百年诞辰

    2017-10-30

    他是真正的思想大师,一代又一代人不得不用他指出的方式去感知世界。我们发现,他的许多“预言”,比如“地球村”、“意识延伸”等,已然成为事实。他的确是20世纪“鬼聪明”的...

  • 欣见“现实”归来

    2017-10-30

    编者按 纵观当前的文艺创作,现实主义之风劲吹不断,这是一次理性的自主选择,一次自然的文化回归。在欣慰之余,更需要探讨现实主义创作如何坚定自己的立场,拓宽发展空间,赋予当前文...

  • 霍尔眼中的中国形象研究 ——当中国文化“旅行”到“他文化”中

    2017-10-30

    一、构筑“他者”眼中的中国形象 纵观全球,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逃离全球化的影响力,每个国家的内部和外部事务都在不同程度上经受着全球化力量的重塑。当今世界,全球化大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