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中古中国知识·信仰·制度研究书系”缘起

http://www.newdu.com 2018-07-20 易文网 余欣 参加讨论
    在学术出版过度繁荣的当下,各种“大典”、“巨制”俯拾皆是,“标志性成果”风起云涌,我们推出这套丛刊,究竟意义何在?我不断扪心自问。 
    我总想起,当初激励我投身“不古不今之学”的唐代大史学家刘知几的一段话。子玄撰成《史通》后,惧其不传于世,喟曰:“夫以《史通》方诸《太玄》,今之君山,即徐、朱等数君是也。后来张、陆,则未之知耳。嗟乎!倘使平子不出,公纪不生,将恐此书与粪土同捐,烟烬俱灭,后之识者,无得而观。此予所以抚卷涟洏,泪尽而继之以血也。”是知古人不轻言著述,凡有所作,必殚精竭虑,巧构精思,冀藏之名山,垂为后世之轨则。非我辈后生,斐然狂狷,读书未遍,率尔操觚可比。
    我又记起,在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访学之时,高田时雄教授跟我讲过一则轶事:第一任所长狩野直喜先生认为,初学者理当埋头读书,而不应急于发表成果。因此,当时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新进研究者三年内不许写论文。我深深地为这个故事所蕴含的学问之真精神所感动。在量化原则下,今之学者沦为计件民工,每日为炮制“速朽之作”,完成指标而苦斗。若有人天真地提起“千秋事业”之说,恐怕会沦为同行笑柄。然而,我们真的要沿着这条道路一直走下去吗?我常常寻思,一个真正的学者,起点和终极到底在何方?也许有人会讲,既是“无涯之旅”,则无所谓起止。那么,立场呢?学者治学的基本立场在哪里?古人曰“文章千古事”,今人云“在学术上应该发扬比慢的精神”,我们是否仍可作为信念而坚守?在“美丽人生”与 “追求学术之彻底性”之间,我们应该如何抉择?
    这些纠结,想必也是我的这些志同道合的学侣们的忧思。于是我们向往建立一个乌托邦,期盼在这个“艰难时世”努力生存的同时,有一泓荒漠甘泉,可以给我们枯槁的心灵带来慰籍;有一方文明的沃土,可以让思想的苇草惬意地生长;有一片无垠的天地,可以让我们信马由缰。由此,有了“中古中国共同研究班”的成立。
    所谓的研究班,只是一个没有建制的民间同仁团体,却代表了我们的学术理想。两年前,一群研究中古时代历史、语言、文学与艺术的年轻人聚集在一起,商讨在学术日益泡沫化的今天,我们如何安身立命,是否能为中国学术做点什么。随后研究班悄然成立,致力于在互相砥砺中提升自我学术境界,并探索共同研究模式在中国学术生态中生发的可能性。研究班是一个开放的学术共同体,而不是党同伐异的山头。核心成员来自复旦历史系、文史研究院、汉唐文献工作室、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中文系等五个单位,共十二位学者。此外,还有许多研究生、访问学者、校外和海外研究者,作为“观察员”和通讯成员加入。每两周组织一次workshop,主要安排为新作发表与讨论、史料会读、学术信息交流与评论,至今已连续举行36次。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氛围,让我们怡然自得,乐以忘忧。理解当今学术生态下“青椒”处境的贤达,想必不难体会,这样完全依赖学问自身魅力而运作的“非营利性社团”,坚持到今日,是多么的不易!
    我们的活动,逐渐引起相关院系和学校的关注,对我们深表“同情的了解”,施予各种援手,鼓励我们将实验继续下去,并从“211三期”和“985三期” 项目中拨给专项经费予以资助,希望能将我们的苦心孤诣,呈现在世人面前。因之,我受命策划这套丛书,作为见证梦想与现实张力之间的“试金石”。虽然不免有些俗套,我们仍想借此对所有给予包容和支持的人们,尤其是章清教授、金光耀教授、邹振环教授、杨志刚教授、葛兆光教授和陈尚君教授,表达由衷感激之情。
    书系以“中古中国知识?信仰?制度”为名,收录研究班主要成员的作品,表明了我们共同研究旨趣之所在。第一辑付梓的,除了我自己的那本不过是往日杂稿的拼盘,其余大都是博士论文经数年打磨而写定的心力交“萃”之佳作。第二辑将要刊行的,则是研究班成立后历次往复匡谬正俗之结晶。尽管立意和方法不尽相同,但都代表了新一代学人对“基底性命题”的求索与回应。古人有云:“登山始见天高,临壑方觉地厚。不闻先圣之道,无以知学者之大。”况乃天道幽邃,安可斐然。同道乐学,博采经纬(研究班集体会读之《天地瑞祥志》,中多祯祥灾异、纬候星占之言),思接千载(诸君治学范围,上启秦汉,下探宋元,绵历千年),今略有所成,裒为一编。虽不敢“期以述者以自命”,然吾深信,绝不至于“粪土同捐,烟烬俱灭”。
    在一次讲演中,我曾吟咏艾略特(Thomas Stearns Eliot)的《烧毁的诺顿》(Burnt Norton,中译参汤永宽译本,略有改动),以表达对人类历史之深邃与荒诞的敬畏和感动。现在,我想再度征引这首诗,作为对我们研究班的祝福,也作为这篇缘起的“论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