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世说》里的“吃货”

http://www.newdu.com 2018-07-20 申江服务导报 张金耀 参加讨论
    《世说新语》是本公认的好书,端在于里面的人有趣,事好玩,语言也新丽。好书喜欢的人自然就多,古今中外阅读乃至研究的人难以计数。正如人们读《红楼梦》,读《哈姆雷特》,立场各别,角度有异,取资也就不同。这里单拣《世说》里记载的一个“吃货”来说,好像还没什么人特别说过。
    这人名叫罗友,字宅仁,东晋时襄阳人氏,是当世名士习凿齿的舅舅。曾长期担任荆州刺史桓温的从事,后任襄阳太守,官至广州刺史、益州刺史。《世说》著录其人两处,都跟吃有关。
    罗友虽然后来发达了,但人家从小也是苦孩子出身,想混口饭吃并不容易。“尝伺人祠,欲乞食,往太蚤,门未开。主人迎神出见,问以非时何得在此?答曰:‘闻卿祠,欲乞一顿食耳。’遂隐门侧。至晓,得食便退,了无怍容。”举行祭祀的人家常会在仪式结束后分发些祭品,所以很早就有打这祭品主意的人,比如《孟子》里那个有一妻一妾的齐人,就是在坟地间讨要祭品混得酒足肉饱的。罗友不甘人后,提前赶往,但去得太早,只好在人家大门旁等到天亮,方才讨得一些饭食回去。据《世说》此条刘孝标注引《晋阳秋》的记载,罗友这种专挑祭祀人家讨饭的举动,并非偶发事件,而是日常行为,但他并不以为羞耻。桓温听说后,骂他说:“你太差劲了!想吃饭,干吗不来找我呢?混到现在这般讨饭的地步!”罗友傲然答道:“找您蹭饭吃,今天蹭得到,明天可能就蹭不到了。”
    罗友虽说并不太愿意接受桓温的救助,但大概后来讨饭的日子不太好混了,加之桓温也想网罗人才,于是罗友就投到桓温幕府作了僚属——从事。社会地位提高了,生活条件改善了,照理说年少时的馋劲也该缓解了吧,但好像并不是这样。一次桓温为王洽饯行,“友进坐良久,辞出,宣武曰:‘卿向欲咨事,何以便去?’答曰:‘友闻白羊肉美,一生未曾得吃,故冒求前耳。无事可咨。今已饱,不复须驻。’了无惭色”。原来罗友为了尝尝平生听说过没吃过的美味白羊肉,就假托有事找桓温商量,混进去吃饱之后被桓温逮住问找自己有何事,罗友老实承认,镇定自若地溜了。
    以上两件事都在《任诞》篇。“任诞”是率性而为、放纵不羁的意思,离胡作非为并不算远。《任诞》篇应该是《世说》这部好玩的书里最好玩的一篇,里面的人物除了极品,就是奇葩。比如罗友不管是讨饭吃还是骗饭吃,都“了无怍容”、“了无惭色”,毫无愧色,态度相当淡定。
    罗友虽然官做到省部级,但在历史中依然只是个小人物。《晋书》中没有他的传记,见诸记载的事迹也很少,而且往往是后代的书转抄前代的书,陈陈相因。将这极有限的事迹汇拢起来拼接之后,我们对他的印象,好像除了记忆力惊人、性格有些滑稽之外,就只剩下他对吃的孜孜以求了。
    能够入选《世说》,已属幸运。能够凭吃两次入选《世说》,而且还在《任诞》篇,显然是撞大运了。不由让人感叹古来圣贤皆寂寞, “吃货”唯有 留其名。
    (作者为中国古典文学专业博士)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