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四库全书总目汇订》序(下)

http://www.newdu.com 2018-07-20 易文网 杜泽逊 参加讨论
  《四库全书》修好以后,底本和七部钞本下落如何,也需要稍作介绍。
    四库底本,本来要发还,也确实发还过一部分,但微乎其微。乾隆帝晚年还不断催促发还。但抄完七份书,许多底本已破烂,有些书封皮掉了,上面盖的献书者的标记也就不存在了。还有些丢失,难以发还。所以大臣们一再支应,终于不了了之。其实,不发还的客观理由基本上不成立,大臣们怕麻烦,应是主要原因。四库进呈本多达一万几千种,是个庞大的存在,也是了不起的一批文化遗产。这批书都放在翰林院,管理混乱,不断流失。光绪二十六年庚子事变,六月二十二日翰林院被放火,四库底本绝大部分被毁。
    圆明园文源阁《四库全书》咸丰十年毁于英法联军。镇江文宗阁、扬州文汇阁的《四库全书》咸丰三年毁于太平军,恐已片纸不留。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咸丰十一年毁于太平军,丁氏兄弟奋力抢救,战乱之后,连年借抄,几乎补全,现存浙江图书馆。文渊阁《四库全书》是第一份钞本,一九三三年迁上海,后到重庆、南京,最后到台湾,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出版,海内外用的大都是这个本子。文溯阁《四库全书》一九一四年迁京,一九二五年迁回沈阳,一九六六年由文化部拨交甘肃省,现存兰州甘肃图书馆。文津阁《四库全书》一九一四年运京,一九一五年移交京师图书馆,现藏北京国家图书馆。
    七部书只余四套,其余三套以及底本都毁掉了,所谓内忧外患,《四库全书》的命运跟我国的重大事件无一没有联系,太平天国、英法联军、义和团、庚子事变,这是近代史教育的活教材。
    对《四库全书》的历史评价,一直存在争议。我觉得有几条可以达成一致。
    第一条,《四库全书》纂修工程是我国历史上大规模古籍整理的里程碑。孔子定六经,西汉刘向刘歆父子为皇家校书,宋代曾巩校书,明代修《永乐大典》等,都具有重大影响,但论其规模宏大,全面系统,仍以刘向校书与乾隆敕修《四库全书》两件事前后辉映,为千秋不朽之盛事。
    第二条,纂修《四库全书》过程中,馆臣们进行了大量的校勘工作,改正了大量错误,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校勘成果。这些成果,有的夹注于正文之中,有的则另编为《四库全书考证》一百卷。过去我们看浙江书局刊刻的《通典》、《通志》、《文献通考》,附有“考证”,有关著录或认为是乾隆武英殿校刻时所加的,但殿本实际上没有“考证”,《三通》的“考证”是光绪年间浙江官书局校刻《九通》时根据《四库全书考证》中《三通》的“考证”添加的。由于这个原因,浙江书局本《三通》就比乾隆殿本评价高一些。我根据浙江官书局刻本《文献通考》书末附的《通考考证》三卷作了初步统计,有二千零七十一条。说明《文献通考》在据乾隆殿本抄入《四库全书》时,馆臣作了校勘工作,发现并改正错误约二千条,逐条作了校勘记。还有少量错误,《考证》中指出来了,但没有在正文中改正。例如《文献通考》卷二百七十二:“谘,伟孙,封武林侯。修,谘弟,封宜丰侯。泰,修弟,封丰城侯。”《考证》云:“考《南史》,谘为鄱阳忠烈王恢之子。谘弟修。修弟泰。《通考》既脱去鄱阳王不载,又以谘、修、泰为南平王伟之孙。误。”应当说,从乾隆武英殿刻本,到《四库全书》本,《文献通考》的文本质量有明显改善。这种附有校勘记的本子,在《文献通考》传世版本中还是第一次,直到今天也还没有第二次。在乾隆纂修《四库全书》之前,正经、正史的刊刻,附有校勘记,是从武英殿本开始的,殿本的考证具有划时代意义。但殿本《考证》大约一半以上并非讨论文字异同,而仍属文义的理解。属于文字异同讨论的仅占一小半。到《四库全书考证》则已变成几乎全部是讨论文字异同是非的“校勘记”。虽然仍然沿用“考证”这个名称,但其功能在专业化方面已经出现了大的飞跃。乾隆以后,刻书附校勘记,已逐步被认为是“内行”的做法。张之洞《輶轩语·语学》中认为初学选择善本的主要标志是“国朝人所刻,密行细字附校勘记者”。这种古籍整理成果附有校勘记的普遍认可的行为,应当说开始于武英殿本,形成于《四库全书考证》,至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已渐趋成熟。近几十年来,古籍整理成果而不附校勘记的,甚至被认为“外行”。回顾这段历史,我们不能不认为《四库全书考证》在学术史上,尤其是校勘学史上,是有着不可磨灭的地位的。在今后的古籍整理工作中,把《四库》本作为校本,充分汲取《四库全书考证》的已有校勘成果,应当成为一种通行做法。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