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记杜希德教授

http://www.newdu.com 2018-07-20 东方早报 王汎森 参加讨论
  杜先生的心灵似乎既坚定又敏感,学问上如此,平时亦如此。有时候一、两句无心的话,他也有相当敏感的猜测。但是他在决定事情时,又异常有主见、异常坚定,如大英帝国的军官。
    杜希德(Denis Twitchett, 1925-2006)教授是我在普林斯顿大学读书时期的老师之一。我与杜希德教授的初晤是在1987年,但是在此之前,我早已知道他的名字,并且注意到全汉昇先生有一篇评论他唐代财政制度的文章,文章中称他为崔维泽(全汉昇:《评崔维泽教授对于唐代财政史的研究》,《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36期下,台北:中央研究院,1966,页427-434)。后来到了中研院,那里有多位杜希德先生的学生,常常谈到他。印象中,普林斯顿大学能把他从英国剑桥大学挖来,是一件盛事。据说光是运来的书便有若干吨,其中最令人注目的是大量装订考究的博士论文。
    我本来没有资格写杜老师。我认为想了解他的人已经有一些文章可以参考了,尤其是他早年在剑桥指导的学生麦大维(David McMullen)为英国学术院刊所写的院士传,及David Wright教授的“Professor Denis C. Twitchett and his books”、赖瑞和教授的《追忆杜希德教授》,以及陈珏教授所写的《杜希德与二十世纪欧美汉学的“典范大转移”》。章学诚说他为人作传,凡是一般传记中会提到的官职履历都尽量略去不写,他只写能显示个人独特性的部分。章学诚的话有一个前提,即执笔者对于传主已经有比较全面的了解,然后作了抉择。但我实际上对杜公的整体了解不够,故这里只写一些我与他个人的交往。
    1987年夏天,我向中研院史语所请假到普林斯顿大学读博士,大概是开学后不久,我去拜访杜希德教授,他的研究室原来是爱因斯坦的办公室。杜希德先生说物理、数学家不需要书,所以他搬进来之后发现书架太少,远远不足以应付所需。
    杜先生声音沙哑低沉,但是态度比我想象的和善。我记得他的第一句话是说:“你出版的书已经比我多了。”我在廿几岁时不知天高地厚写了两本书,当时杜老师的《唐代的史学》一书尚未出版,所以他开此玩笑。我记得那天谈完辞出前,杜先生告诉我如有需要他愿意替我改(英文)文章,我大概没能完全了解他的意思,他补充说他改过许多人的文章。当然,杜先生在1967年(四十二岁)便已当选英国学士院院士,从任教剑桥大学时代开始,他已是欧洲汉学界最重要的领袖,几乎与美国的费正清分庭抗礼。他手上除了“剑桥中国史”这个大工程之外,还有Asia Major这个重要刊物,他每天不断地改、删各种文稿。他居然也愿意为我改英文,对我这个初踏上美国国土的博士生来说是感到不可思议的。
    大概是在那一次见面,他告诉我他有两度差点成了陈寅恪的学生。第一次机会是二战之后,英国牛津大学拟聘陈寅恪前去教书,并英译《唐书》,陈寅恪后来因眼疾未能就聘。第二次想到中国留学,却因国共战争恶化,不能成行。所以杜希德先生受日本汉学界的影响较大,尤其是仁井田陞等人。
    在普大五年半,我似乎只上过杜先生一门课,另外旁听过一门他给大学生上的课。我印象比较深的是,他讲课时不但没有大纲,连一张阅读书目都没有,最多是一张纸片,上面写几行字。他习惯一面讲课,一面看着掌心,使我一度怀疑他是不是把大纲写在掌心上。当时一位从哈佛转来,后来又转回去的同学告诉人家说,普林斯顿那几位老先生上课居然连张syllabus都没有!
    杜希德先生学地理出身,地理始终是他的嗜好。他曾经与人合作为英国泰晤士报编过一部《中国历史地图》,我觉得他讲课时,习惯于空间式的思考。他每每以空间鸟瞰的方式在讲历史的变化,而比较少拘泥在复杂的人物政事中。从他为研究生所开的讨论课中,我知道他手上有若干文稿仍在反复改定中,从纸张的颜色可以看出它们有的可能已经超过三四十年,其中包括《资治通鉴》唐代部分的英译、元白诗的英译等,希望杜先生的后人将来可以特别注意这方面的文稿。
    杜先生治学以严谨著称,行文则“心狠手辣”——我可以猜想他在文章写成之后,一定是大勾大抹,删去不特别必要的片段,使整篇文章读起来更有筋节、更为饱满。
    杜先生的心灵似乎既坚定又敏感,一般来说,坚定的人不敏感,敏感的人不坚定,但他似乎兼具两者。学问上如此,平时亦如此。有时候一两句无心的话,他也有相当敏感的猜测。但是他在决定事情时,又异常有主见、异常坚定,如大英帝国的军官。
    我读他的若干篇文章,觉得他很擅长于把握全景,然后将一些碎片,不管是新发现的或过去不为大家所留意的,巧妙地嵌入,并得到一个新的层次的融合与意义。不管是使用敦煌文书或水下沉船的新史料,他都展现这样的特质。
    他的论著新见层出,譬如他说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可能受到佛学的影响;又如他说《贞观政要》中君臣议事的平等风格,多少反映了草原游牧民族的性格等等。我常常在读完之后,莞尔一叹,感受到他敏感的心灵驰骋于史料之间。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