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关于这部书——《施蛰存先生编年事录》代跋

http://www.newdu.com 2018-07-20 易文网 沈建中 参加讨论
  这部书是我的一次学术实验。这场犹如“马拉松式”的实验,自闻听发令枪响,起跑出发,一路绝尘,直至发起冲刺,撞过红色栏线到达终点,整整十六年!今天,在淋漓汗水之中回味途中甘苦,仍感意犹未尽——就在书稿出校样时还在不断补充新发现的资料——若要坚持跑下去,恐怕杀青无日,于是借为纪念先生故去十年的由头而谋求成帙。
    这部书也是我的一个学历。早在三十七岁那年踏上编撰之路,至今已是实足五十三岁了。回想编书初衷,无非是让自己有一个安心学习、系统读书的动力,随着时光的推移,编撰的深入,渐渐感到乐在其中,反倒成了打发日子的一种方式,做了一个晨写暮录的“文抄公”(当然,如何“抄”法也是各有会心的)。如斯长年累月,铢积寸累,“也给了我一点拿绣花针的训练”(模仿胡适先生语)。我乐此不疲地频繁出入图书馆,查阅各个历史时期的旧报旧刊以及相关文献史料,把见到散落的点点滴滴串连成线、摭拾成文,有时甚至似“侦探”一般考索。但有一个原则始终坚守:于“资料”决不强求,顺其自然,得失都觉得是种缘分,对文本并无轻重利害之虞。总之,整个编撰过程,对于我自己的意义不啻是享受学问的过程,尽管过程甘苦冷暖自知,但认识不断提高,理解亦逐步加深了,私心为乐。
    本书付梓在即,我自问:连在先生门下做学生的资格都没有而竟敢编撰呢?
    想到先生从前主编《现代》发表“宣言”时谈到:《现代》是普通的文学杂志,不是狭义的同人杂志;又申明不预备造成任何一种文学上的思潮、主义或党派,希望得到中国全体作家的协助,给全体的文学嗜好者一个适合的贡献,当然是属于文学作品的本身价值方面的云云。
    又想到《现代》甫一创刊,两期连载至交戴望舒译作,第三期先生即“第一要声明的,就是我已大胆把《西班牙的一小时》停止刊载了。关于这部散文,无论看原作或译文,都是第一流的文艺物,但是究竟因为全书有六七万字,在一个杂志上刊载一部长篇的散文译稿,终觉不十分好,所以已商得译者的同意,自本期起停止了”。
    还知道先生弟子张文江毕业后随侍潘雨廷先生问学,不遗余力地整理了潘氏大量著述,写作了《钱锺书传》《管锥编读解》,先生不但不以为忤,而且赞赏有加。记得一次去华东医院探望先生巧遇文江君,他与我谈起这些事,对先生的豁达宽厚充满了感激之情。甚至记得先生对我的拙劣愚钝从不呵斥讥嘲,这多少也“助长”了我的“自以为是”,遂至“忘乎所以”,不揣浅陋,而成是编。
    先生数十年沉潜书斋校园,毕生打开了名闻遐迩的创作治学“四窗”,1988年先生对言昭谈到:“东窗指的是东方文化和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西窗指的是西洋文学的翻译工作,南窗是指文艺创作。我是南方人,创作中有楚文化的传统,故称南窗。还有,近几十年来我其他事情干不成,把兴趣转到金石碑版,这就又开出一面北窗,它是冷门学问。”可见所走的道路与他的早年伙伴们迥然不同,既不同戴望舒,也不像杜衡,更不似穆时英、刘呐鸥。每念及此,总会想起先生说过:“我实在坐过一叶小舟在这许多险绝人寰的乱滩中平安浮过。”故虽仰望先生而已,总还想能走近些,或许能有一种更为贴近的观察视角。这部书如能在纪念这位中国知识分子的同时,绘出其近百年的生命与学术轨迹,意义自然更大一些。
    这部书的编撰,先后得到五十余位前辈、老师、学友、多家图书馆馆员和上海古籍出版社第三编辑室各位先生的鼓励帮助,恕我在此不一一鸣谢而铭记心中。但我却忍不住要提到施门弟子陈文华教授、王兴康社长,始终密切关怀我的编撰进程,如果没有他们的指导、帮助和督促,这部书确实很难完成。同时,承蒙学界泰斗张充和、饶宗颐先生题签,美国耶鲁大学孙康宜教授赐序、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资助,在此一并敬致谢忱。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