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藏书家黄丕烈的眼光(2)

http://www.newdu.com 2018-07-20 东方早报 陈麦青 参加讨论
    其实,这类当时因名位不显而传本少见的前贤著述,也许恰是后世难得的有用资材,因此,能重视并发掘者,往往是那些真正懂书并有历史眼光、文献意识的藏家。上世纪五十年代初,黄裳先生在杭州书肆偶见明初黑口本《睎颜先生诗集》残卷,“估人执以为元张翥集,余读陈序,知作者杨姓,非张翥也。告之,意颇不慊,执以为元板,索重值。余以其稀见,且有文瑞楼、振绮堂两家印记,亦不欲弃置,终买之归。检阅卷尾,方知割去两行,已非完本,意颇憾惜。后一年更游湖上,主人执一册见示,曰前书后半已于故家收得,仍留以归余,仍前一册之价。余亦不惜,而特喜其得剑合珠圆也”(《前尘梦影新录》,齐鲁书社1989年6月)。遂使此仅存孤本,得传至今。而“翥诗虽未名家,于明人著作中,亦非下乘……梁维枢《玉剑尊闻》、余淡心《东山谈苑》,皆记翥轶事,似其人深通黄老之术者”(《来燕榭书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5月)。则其所作,似亦不乏可取。此集之外,另有嘉靖间包梧《白厓先生集》原刻,也是当年黄裳先生慧眼独具、沙里淘金的得意收获,因为包氏其人不仅“为文奇绝雄俊,自成一家言”,且其虽籍贯四明,而“其集并天一阁亦无著录,是真孤帙矣”。
    至于那些历享声誉的明代名家之集,虽然至黄丕烈时,或已多诸本行世,但黄氏所求,仍重初刻原刊:“余藏明初人集高、杨、张、徐四家,独阙《眉庵》一种。向书估从太仓收来者,非企翱所梓,故不之取。今周香岩丈慨然以此册赠余,可云四美具矣。始得徐集于顾八愚家,次得张集于顾听玉家,次得《缶鸣集》于书肆,兹又得此,合四集于一处,其收罗不煞费苦心耶?后之读此四家诗者,弗谓原刻之易得也。”(明刻本《眉庵集》跋)此所谓“高、杨、张、徐”四家,即明初以诗文著称文坛的高启、杨基、张羽、徐贲。除高氏《缶鸣集》外,明成化间张习曾先后刻杨氏《眉庵集》、徐氏《北郭集》、张氏《静居集》,皆黑口四周双栏,半叶十一行,行二十一字,是为三集原刊善本。傅沅叔(增湘)先生有《张习刊本明初三家集跋》(收入氏著《藏园群书题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6月),评说其事:
    张习字企翱,嗜刻书,多密行细字,号称精雅,为世所重……此明人集尚有高青丘之《槎轩集》,合为明初四大家,企翱为广东佥宪时所刊。高、杨、徐皆吴人,张籍浔阳,而侨居吴中,故当时称为吴中四家,以拟唐初四子焉。其搜辑之勤,详企翱诸集后跋。然历年久远,传世绝稀。余昔年在吴阊得杨氏《眉庵集》,为周香严所藏,黄荛圃手跋。董绶金同年见而悦之,强以他书易去。昨岁徐梧生遗书中闻有张刊《静居集》,急踪迹之,已为朱翼庵收得。因假归,以豫章新刊本校之,改订至二百字,始知昔人推为佳椠,良非虚悟……至万历时陈邦瞻刊本,则《静居集》改为四卷,《北郭集》改为六卷,非复张氏之旧第,其舛误正不胜纠矣。
    则黄氏当年“非企翱所梓,故不之取”,似可谓“先知先觉”。
    对无法觅得原刻善本者,黄氏往往留意友人所藏,借以校订自家之本。其跋旧抄本《丹崖集》曰:“此抄本《丹崖集》,余藏之箧中久矣,疑是影写本。顷访同年友于琴川,出所藏古籍相欣赏,见有黑口板天顺本《丹崖集》,遂携归手校一过。卷中空格皆墨钉,有题无诗处亦同,抄所误者可据刻本正之。行款间有与刻本殊者,当是抄所改耳。此实照写,非影写也。余于元末明初人文集,颇蓄黑口板,今此集得友人藏本,可以校正。”《丹崖集》系元末明初会稽唐肃诗文别集,有明天顺八年(1464)平湖沈琮所刊八卷本,传世极罕,今日本静嘉堂文库所存原归安陆氏皕宋楼旧藏之本,恐怕已是人间孤帙。二十年前,笔者访学东瀛,在调查日本公私所藏珍稀明人诗文集时,曾经细阅,并有详记。书为黑口黄棉纸,半叶十一行,行二十字。前有金华宋濂洪武四年春序、九灵山人戴良序,以及洪武八年吴郡申屠衡所撰《息耒稿序》。卷端题“丹崖集卷×,会稽唐肃处敬著”。卷一赋,卷二古诗五言,卷三乐府歌行,卷四律诗七言,卷五记,卷六序,卷七箴铭,卷八题跋。后有附录,依次为《唐应奉行状》(翁好古),《翰林应奉唐君墓志铭》,金华吴沈等十二人各撰之《丹崖先生画像赞》及苏伯衡《吊唐丹崖先生文》,莱山王宥等六人之“挽章”,最末为天顺八年夏五月平湖沈琮所撰刊书后记。比照上海图书馆所藏该集旧抄本两种,一为杭州叶景葵先生旧物,书衣所题“丹崖集八卷附录一卷,景明写本,壬戌嘉平购之镜古堂”,似出叶氏之手。全书行款虽同天顺原刊,但缺宋濂、戴良二序,且间有装订错乱。另一种著录为“明抄本”,蓝丝界行,版心下有简体“淡生堂抄本”字样。除同前者一样无宋、戴二序之外,并缺附录中《吊唐丹崖先生文》及赣人曾旭、许昌滑寿、浚仪王旭三篇挽章,且其正文行款又与前者及天顺原刊略有不同,为半叶十行,行二十字,似即黄氏所谓“此实照写,非影写也”。再校文字,颇有讹误,甚至整行脱漏等,乃知天顺原刊之珍贵,非仅仅因为其传本稀罕。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