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发掘历史的“另面”

http://www.newdu.com 2018-07-20 羊城晚报 端木赐香 参加讨论
  在近代史学界,一提冷板凳、档案馆,则非茅海建先生莫属。正如张鸣所言:“近代史学界,看档案看得最多的人是谁?如果要投票的话,估计半数以上的学者会投给茅海建。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几乎就是茅海建第二个家,只要他没出国,也没有课,要想找他,直接去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就是,他肯定在那儿。如果人家大年三十不放假,他可能也会去。即使在家过年,他的大半时间也是在啃那些从馆里复制来的档案。”
    面对这样一个冷板凳将军、档案馆杀手,你不佩服行吗?而且这种佩服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了——那可是一本一本的著作积累起来的:《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近代的尺度:两次鸦片战争军事与外交》、《戊戌变法史事考》、《从甲午到戊戌:康有为〈我史〉鉴注》……可以说,每一本著作的背后,都意味着穷尽一切可能手段的资料的考证,和无法量化的泡档案馆的心血。
    正是出于对这种痴迷与专业的敬重,我对茅海建先生考证出来的史事,几近达到了盲从的地步。在拙著《真假袁世凯辨别》中,论述到袁世凯是否在慈禧太后训政前告过密,我的观点当然是没有。可是为了加强自己的观点,我扯大旗、拉虎皮,扯拉出了茅海建先生。说,据茅海建先生考证与推理,袁世凯训政之前没有告密,并且还画蛇添足地额外附了这么一句:“怎么说呢?我觉得这方面即使盲目相信茅先生,也不会错到哪里去的。茅先生推崇台湾的黄彰健先生,而我推崇茅先生。”
    现在,茅海建先生又一本考证巨著:《戊戌变法的另面——“张之洞档案”阅读笔记》(上海古籍出版社),摆到了我面前,除了焚香拜读,还有什么可说的?
    众所周知,有关戊戌变法,我们一直主要依靠的是康梁留下的史料。按茅海建先生的说法,诸多学者对之进行多次辨伪识真,建立起了所谓的历史“正面”,但是“张之洞档案”,却又给我们提供了历史的“另面”。先生说,“对于历史学家来说,对于阅读历史的读者来说,由于史料的保存多有缺憾,能够阅读到历史的‘正面’同时又阅读到历史的‘另面’的机会并不多。这是我的一种幸运。”
    按我一贯的感觉,康梁中心视角,那是坑人没商量的。茅海建先生如何煞费苦心地考证康有为《我史》的,我就不说了;康有为让袁世凯替他背黑锅,事后和梁启超如何订攻守同盟,对外编瞎话的,我也不说了。我想说的仅是,康有为这个人的人格,是绝对不能信的。就连茅海建先生这样的考据大王,都害怕康有为,说:“康有为的言论多有夸张自扬之处,须得处处小心。”茅海建先生佩服的黄彰健先生也说,康有为最懂得“文与而实不与”和“时措之宜”、“与时俱进”等等。也许正因为这些原因,雪珥直接认定,康有为这个人的政治品格相当“三鹿”,而且“无论政治上争权还是经济上的夺利,均开创中国近代史不择手段的先河”。一句话,你康有为不是喜欢抡瞎话么?你革命主流话语不是喜欢拿康有为的说辞当历史审判台上的证据么?一物降一物,多亏我们有茅海建!
    张之洞、陈宝箴集团乃是当时清政府内部最大的政治派系之一,也是最主张革新的团体。从茅先生的解读中,我们可以发现,张之洞集团以及当时主要政治人物,对康梁所持的态度是排斥甚至敌对的,康梁在当时的政治舞台上是相当孤立的。这,既可以让我们多维地了解变法全过程的诸多面相,并可大体推测康梁一派的改革前景。一句话,失败应该是必然的,而康有为这样的书生误国,也是应该谴责的。
    不只是戊戌变法史研究,事实上我们大陆所有的历史研究,都有倾向宏大叙事的毛病,虽然也有学者很注重细节化的历史研究,但是像茅先生这样比拾废品的老太扒垃圾箱还要一丝不苟的,则是学者中的异数。这种扒弄,让我们看到了很多高层政治机密、潜规则及政治运作的套路。
    比如维新的关键时刻,张之洞这样的老狐狸并不愿意进京,深怕老太后或者光绪相中他,留京进总理衙门或者军机处。一般同僚,甚至亲信下属,都可能以留京为荣,但张之洞没有那么幼稚。先是听闻袁世凯面圣时要推荐自己进京,吓得张之洞赶紧给驻京办代表密电:快点替我拦住,本人“才具不胜,性情不宜,精神不支,万万不可”。后是湖南巡抚陈宝箴也巴不得老张能进京,以至于老张不得不给对方说实话:“在外所办虽系一枝一节之事,然尚有一枝一节可办耳。”
    比如老张的办报理念,他专门指示湖南方面,报馆写文章的,如果特别胆大骇俗,“似可藏之箧衍,存诸私集,勿入报章”云云。颇让我想起,现在的学校领导给我们学者的要求:“学术无禁区,宣传有纪律。”一句话,你可以研究,你可以自由思想自由表达,但是不要对外说嘛,说了就是你的不是了。与张大吏何其相似乃尔!
    比如驻京办这样的人事机构,在大清王朝时就有了,只不过名称与设置与现在有些形式方面的不同而已。张之洞这样的封疆大吏,不只在北京设有诸多“坐京”——他的儿子张权、侄子张检与张彬、亲信杨锐等,就都充当了他的驻京办人员,就是在天津与上海,也有他的内线。张之洞对他们,不但月有供钱,就是拍发密电的经费,也都给报销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