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事事当作第一流——读《恽敬集》(2)

http://www.newdu.com 2018-07-20 文汇读书周报 刘奕 参加讨论
除了前述提及的文体,恽敬的书牍写得也是极好的。他给上官写信,不卑不亢,不谄不媚,笔笔挟带刚劲之气,很能见出个性。他给友朋写信,说寿序皆谄,不愿作,说文集已有一篇序,表示不愿再二再三作序,真不知收信人会如何皱眉头。还有很多时候,恽敬在信中谈文论艺,桐城故调与心得精彩之言并见杂出,常让人有惊喜。如他在《上曹俪笙侍郎书》中说:“文人之见日胜一日,其力则日逊焉,是亦可虞者也。”这就是很有意思的看法。读到此处,我也忍不住掩卷深思。诗也好、文也好,清人纵论古今,的确常有极高明的见识,但他们的创作的确逊于其见识,恽敬本人也不能免乎此。这是为什么呢?保留的作品太多,精粗参杂,还没有经过时间的淘洗,这当然是重要的原因。除此以外呢?会不会也因为以古为法、树立正统的意识太强而束缚了创作呢?学诗学文,取法于古,自然是不错的途径。但是后世书籍日出,后人不能不读后世书,不能不过后世的日子,书读得越多,时代越后,距古人高古的风貌也就越远,这时仍然要以古为衡量的标准,判断谁正统,谁异端,自然会有“日逊一日”之感。所以,会不会是衡量标准,即思想与美学观念值得检讨?是不是清人太保守了?恽敬评价佛教文学的瑰丽奇珍《维摩诘所说经》“行文则弇陋平杂,不足观也”,就让人感叹他的眼光不够开阔。当然,太过保守不好,可是思想相对开放的晚明文人、清代李渔、袁枚、龚自珍,他们的创作虽然有异彩,却仍然未能臻于李杜那天堂般的境界啊,这又是为什么?
    对恽敬来说,他峭刻的个性与古文主说理叙事不主抒情的观念结合,促成了他的文章面貌。古文创作应该压抑情感,似乎是那个时代普遍的一种观念。又何止古文呢?诗歌创作,甚至日常为人行事,也是节制压抑的。文字狱吗?文字狱再烈,总不会因为长歌当哭、纵声大笑的文字就抓人吧?那整体性的节制是如何生成的呢?我一直困惑于这个问题。
    不过,恽敬不纵情,并不意味平庸,他是以气骨胜人。张惠言记得:“子居之语余也,曰‘当事事为第一流’。余愧其言,然未尝忘也。”张惠言去世后,恽敬慨然说:“古文自元明以来,渐失其传。吾向所以不多作古文者,有皋文在也。今皋文死,吾当并力为之。”雄毅之人,所以当仁不让,所以发扬遗志以慰先死者!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