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三月书窗》满目春

http://www.newdu.com 2018-07-20 太原晚报 薛保平 参加讨论
    初读鲲西,是在四年前的初冬,是一本叫《作家的隐私》的小书,上海书店出版社“海上文库”之一种。读罢此书就“认识”了这位好读爱写的读书人,一位94岁仍手不释卷,笔耕不辍的老人,此后他的作品陆续进入了我的阅读视野。读《作家的隐私》得知,鲲西本名王勉,退休之后,才开始以鲲西为笔名大量发表随笔,结集有《三月书窗》、《深宫里的温莎娘们》、《推窗集》、《清华园感旧录》、《听音小札》,这份“书单”一直记在了心里,在后来购书淘书的日子里就格外留意、寻觅。
    转年后,仍未见到《三月书窗》们,却在上海辞书出版社“开卷书坊”见到了鲲西新著《寻我旧梦》,这是一套别致的小精装,虽然曰三十二开本,但比别家的小精装体量小了。最让人新奇的是,书脊由圆变方,棱角分明,稳重敦实,设计出自当今名家朱赢椿之手。《寻我旧梦》所谈“大抵是学术,文史之外,兼及书画、音乐。”文章都是爱读的,不仅是因文字的娴熟、醇厚,也是因为对涉及的人与事有极大的兴趣,如读他描摹师长陈寅恪、潘光旦、冯友兰、吴雨僧的文字就既有趣而有味,读来如见其人,恍若身临其境。读这样的文章是会上瘾,症状之一是心里总会惦记,惦记他有无新的文字,何时会巧遇他的旧著。
    春初乘着商家促销的“快车”,在网店漫游寻索,只见书籍琳琅满目,如入百花园中,让人眼花缭乱,无从下手。忽然看到《三月书窗》,立即闪现出来“鲲西”,果然是鲲西之《三月书窗》(上海远东出版社2012年1月第1版)。下单之前,我略一迟疑,疑问此书怎么是第一版?商家语焉不详,不大喜欢讲清楚。近年来,读藏书大家的文章多了,慢慢受其影响,没学下人家读书的识见,倒学其步讲究起版本了,买书淘书先看是否一版一印,书的内容反倒在其次了。书到手后,急切地翻看,一幅既熟悉又陌生的书影映现在眼前,似别后多年与老友再一次晤面。说它熟悉是熟悉它的封面,《三月书窗》是“火凤凰文库”之一,这套文库封面整体都一样;说它陌生是因为这套文库各册的差别在于颜色与书名、作者的不同,虽说是兄弟,却不是都会认识。“火凤凰文库”是一套有分量的丛书,我只收集到十种,尚不及一半之数。据所知,除《苏门答腊的郁达夫》和《人,诗意地安居》作者为外国人外,其余作者都是国内名家。这次上海远东出版社推出“远东精选”,《三月书窗》列名其中,得以再版,仅此就可见其价值了。
    鲲西熟谙中西文化,加之笔底文字摇曳生姿,虽时空久远,读来仍不失趣味。《三月书窗》的三十几篇短文都是精致之文,六七篇关涉的是外国文化,评述外国文化思潮,虽说的是旧事,但不乏咀嚼后的新解,启人别样的视角观读。《弦外之音》是鲲西读维特根斯坦《文化和价值》后的一篇随笔。如果不是跟着鲲西,我是不会读维特根斯坦的这些艺术笔记,他对艺术的“弦外之音”,无疑都有震动人心之处。但我更感兴趣的是鲲西在读这些笔记所引出的关于读书三种不同读法的话题。他说:“第一种是为读书而读,从中得到乐趣;第二种是吸收知识,或者增进对作者的了解;第三种是摘取警句。”鲲西赞成前两种读法,颇不屑第三种读法,且“理由无须多说”。我倒以为鲲西的这种截然分开的分法过于武断,如果不阅读,何以“摘取警句”,能在阅读中“摘取警句”,也一定会获得知识,得到乐趣,正所谓: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三月书窗》是鲲西第一本读书随笔集,收有最早的怀人忆旧的文章,特别是忆及师友的文章,情真意切,细节处感人至深;评说前辈学者,材料丰富,看法独到,无意间启人心智。如说及王国维自沉昆明湖之由,有起因王国维与罗振玉关系破裂之说,但鲲西不囿于陈见,考索王国维书信,认为“我们还可以从更早的时期去追溯自沉的原因。”周作人文章引文过多过长,文坛或推许,或诟病,分成截然不同的两派。我读书好将就,有无引文,引文长短,都一样地读,惟觉知堂老人引文成癖,但好多系不易见之文,反觉其好处,也就释然。“周作人的文章总是引用别人的话说明什么,而参以自己的看法,这是他的文章的特色。”读鲲西之说,会心一笑。《三月书窗》还有不少精彩之文,有趣之处俯拾皆是。鲲西不以人废言,对郑孝胥“仆近觉看书以不记为佳,可使再阅时如有新得”的读书妙语深有豁达心得,“郑氏此语不过在提醒人读书贵在领会与回味,而不要为记忆这样的事所困恼。”
    虽然晚读了《三月书窗》十多年,但依然兴味十足,如饮陈年老酒,文隽永,味甘美。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