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倾其毕生精力 成就传世经典—《战国策笺证》编辑感言

http://www.newdu.com 2018-07-20 古籍新书报 黄亚卓 参加讨论
    依然清晰地记得十年前的那一天,我和一位历史学博士从社长手中接下三大箱《战国策笺证》手抄稿时的那份激动。对于年轻的编辑来说,职业生涯中能有机会接手这么珍贵的稿件实在是太幸运了。背负着领导的信任、对作者范祥雍老先生的景仰和神圣的使命感,我开始了编辑生涯中最宝贵的一段审稿和学习岁月。所谓知之愈多,感之愈深。作者传奇的治学经历、他对于古籍整理事业毕生的追求,注定了他成为古籍整理专家。这部稿子将成为古籍整理的典范之作,成为迄今为止《战国策》最权威最经典的读本。
    早就听学术界盛传范祥雍先生是位奇人。他一生的经历及学术成就堪称传奇。范先生1913 年2 月6 日生于上海,儿时因为战乱,寄人篱下,只上过几年私塾。43 岁前迫于生计做过抄写员、机关职员、家庭教师、会计主任,也曾经商办厂。作为职员谋生的时光,他不废自学,酷爱读书与藏书,又与顾颉刚先生、苏继庼先生、陈子展先生等前辈学者和文史大家交游,渐深于文史之学,尤精于版本文献之学。这段经历也许是他一生中最值得感念的,他在《自传》中谈到治学时诚挚而深情地写道:
    我没有进过正规学校接受系统专业教育,闭门造车,也未能遇名师指点教益,之所以能摸至一点治学门径,主要靠自己勤奋学习,锲而不舍,强烈追求知识的欲望。这当然与买书、读书也是分不开的。我从书铺、书店中先后结识了一班前辈朋友,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不但增加了版本知识,丰富了买书经验,也提高了自身学问。这些前辈不仅是朋友,也是我后来逐渐掌握专业知识,走上文教岗位的导师。
    刻苦自学,从特殊的生活经历中积累学问,这为他从事古籍文献整理打下了扎实的基础。1953 年,范祥雍先生的第一部著作《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订补》出版,蜚声学界。1956 年,由陈子展、胡厚宣、章巽三位教授联名推荐,经上海市高等教育局审核批准,他受聘于复旦大学中文系。1958 年,调江西大学中文系任教。后又任教于东北文史研究所。“文革”中受到冲击,藏书、著作手稿被毁。1976 年“四人帮”垮台后,他相继被上海古籍出版社和中华书局聘为特约编辑。1986 年被聘为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在治学中,范先生既严格遵循传统的规范,凡是经典的书都自己亲手校过,在大量校勘工作后,形成自己的著述,同时他又具有前瞻的学术眼光,所校勘整理的古籍涉猎范围极广,历史类有《战国策笺证》、《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订补》,地理类有《洛阳伽蓝记校注》、《大唐西域记汇校》、《山海经补疏》,宗教类有唐道宣的《释迦方志》、《广弘明集》(未完稿)、宋赞宁的《宋高僧传》,艺术类有唐张彦远的《法书要录》,笔记类有清徐文清的《管城硕记》、《东坡志林广证》,音韵训诂类有《广韵三家校勘记补释》等,均拥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得到海内外学界的高度关注。
    在范祥雍先生的著述中,其用力最勤,几乎耗费一生心力的工作无疑是《战国策笺证》的整理。此稿草创于1954 年,削稿于1965 年,“文革”中此稿被抄劫,流入上海图书馆,馆方钤以“上海图书馆藏善本书”印记,得幸免于难。“文革”后原稿得以璧还,当时中华书局和上海古籍出版社曾有意出版,他却认为此初稿尚未完备,且十余年中又有不少新出资料和成果,尤其是考古新发现,遂决意将此书全面重写。其间因年迈体弱,后期且一目失明,故由其子女邦棻、邦菁、邦瑾襄助抄写誊录、校勘核对、增补资料等。迨全稿杀青,范先生已病归道山。
    《战国策》是战国时期策士及各类人士纵论国事与时势的言论辑录。由于东方诸侯史记尽为“秦火”所焚,因此它虽非历史记载,仍然是我们研究战国史事最直接和最重要的参考资料。历代对它的校注甚夥,其文本的流传及校注中不乏种种讹误,需精心校勘疏证。而范祥雍先生的整理并不仅限于对文本的校勘疏证上,而是在对文本充分研究、材料充分掌握甄别的基础上进行笺证。诚如陈尚君先生所言:“范先生进行古籍整理工作的眼界很高,很多方面值得我们今天很好地总结。”书前《战国策传本源流考》是一篇非常有分量的学术研究论文,可以看出范先生对《战国策》文本极其深入的研究:既充分探寻《战国策》形成的过程,又对其各个时期纷繁复杂的版本源流进行了明晰的梳理。书后有各版本的序跋题记及各朝史志、书目著录等三种附录,搜罗详尽,足资研究参考。
    书中各卷有“释题”,各章后有“笺证”,各章尾间有“附论”、“附录”。“释题”考释各国历史尚革及地理分野,“附论”收诸家对各单的评论或杂述,具有“集评”性质;“附录”则收入具有参考价值的异文。“笺证”是本书的重点,其特点如下:
    一、 将历代流传版本的校注网罗殆尽,剔除重复,正其讹误,聚精华于一编,堪称目前最佳版本。
    二、 参考唐宋类书及群籍征引的《战国策》文字作为校勘,以窥古本异同。其中尤以古楼兰发现的汉人抄录《战国策》残纸及马王堆出土汉墓中的帛书《战国纵横家书》等珍贵考古资料引入笺证,体现了最新的科研成果。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