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恽敬集》编辑手记(2)

http://www.newdu.com 2018-07-20 古籍新书报 郭时羽 参加讨论
这下事情可闹大了!增加了这样有价值的校本,再过录三个批点本内容的话,《恽敬集》完全可以从原先的校点,变成汇校汇评,学术价值将获得大幅度提升。但这份工作却比原来设想的简单增加一个校本,要复杂得多,也重要得多。尽管振岳说,“发现《大云山房文稿》的版本情况如此有趣,自己觉得已经有了很大的收获”,因此不在意署名和稿费,出于对学术的兴趣便愿意义务帮忙;但我想,是必须要给他与贡献相应的回报的。在跟社领导沟通后,我给万陆先生打去电话,详细说明情况,他毫不犹豫地同意邀请林振岳进行增校和集评的工作,并一再表示署名和稿费都听凭安排,只要有助于提高书稿质量就行。获得这样的首肯,我的工作也就有底气了。最后,我们决定将署名定为“万陆、谢珊珊、林振岳标校,林振岳集评”,比较全面地反映各方所做的工作。
    在接下去的几个月中,我和振岳频繁地就书稿情况交流沟通,或是我去复旦,或是他来社里,电话、邮件更是不知凡几。从过录批校的体例,到具体字句标点的讨论,再到商定附录内容等等。书稿的辑佚及附录部分,原来均为万陆先生当年手抄,有不少珍贵的资料;但在那个没有电脑没有网络的时代,毕竟信息获取叭较艰难,因此仍有可补充的余地。期间,振岳获得学校推荐赴台湾交流两个月,便趁这段时间查补了传记、评论等颇多内容,并从台湾的图书馆找出不少大陆难得的资料。由于此书获得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有严格的出版时间要求,为了不耽误进度,我请他将替换、增补的篇目都扫描或拍成照片后发邮件给我,由我将它们打印出来,再加整理、标点,这样便节约不少时间。
    在附录的各家评论中,有一篇是朝鲜金正喜的《上权彝斋》,来自我的另一位作者兼好友刘奕博士,他对韩国的文献涉猎甚广,听说我在做恽敬的书稿,便主动提供了这份材料。此书出版后,刘奕还特地撰写了一篇学术含量很高的书评,我才知道原来他十年前便对恽敬感兴趣且细读过《大云山房文稿》,说来也是一段挺有趣的缘分吧。
    由于切身体会到《大云山房文稿》版本情况看似简单,其实复杂,我向振岳提出,能否撰写一篇简单的版本介绍,与凡例放在一起,以便读者。谁知他再一次超额完成任务,给我交来一篇两万多字的版本考,将所有版本情况、来龙去脉完完整整梳理了一遍。这下可不能放在书前了,否则有头重脚轻之嫌。征得万陆先生同意后,我们干脆将附录分为两部分,《版本考》就作为附录一。不过,文章还是要改的,《中国古典文学丛书》里的任何一篇文字哪怕是附录,都不能轻率。好在,振岳的勤勉好学是没话说的。初稿交来,我给出意见后,他便拿回去改;改完拿来,我提交给二审,再给意见,再改;同时他还交给导师吴格老师过目,根据吴老师的意见再改。光是在我这里来来回回大约就不下七八次吧,振岳自己修改了多少回想必数不清了。最后的定稿和初稿相比,真仿佛生铁百炼成钢,篇幅缩小精炼了,条理却更清晰,行文更流畅,连负责质检的要求一向严格的老编审都给出了好评。
    年轻的林振岳如此,年长的万陆先生同样认真。本书原是以他在八十年代发表于《江淮论坛》的论文《桐城派阳湖派歧异辨》为前言的,我跟他商量,建议补写一些文字,老先生一口答应,并且很快便寄来上千字工工整整手写的“补记”,详细介绍他与恽敬的渊源、此书三十年来的前因后果等,使序言有了一个更完满的结尾。
    回看当时的审稿记录,初写于2012 年7 月,补录于2013 年3 月,整整五页纸,结尾写道:“虽然增加第三作者重新整理,确实增添了许多辛苦;但本稿经此处理,实为汇校汇评本,更具学术价值,庶几可更匹配《中国古典文学丛书》的品牌声望,也更不负所获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现在通过华东地区古籍优秀图书奖一等奖的肯定,我也愈加坚定了当时的想法。很庆幸遇见两位这样好的作者,共同完成一本好书。万陆先生是我们后辈学习的榜样,而林振岳年纪还很轻,我期待他在学界绽放光彩的时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