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郭文斌精选集》:从寻找安详到回归喜悦

http://www.newdu.com 2018-02-13 中华书局 兰喜喜 参加讨论

http://hnrb.voc.com.cn/hnrb_epaper/html/2016-02/05/content_1063040.htm?div=-1
    

    郭文斌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面对文学他总是保持着不紧不慢不慌不忙的状态,就像他本人一样,不论世界如何喧嚣,他总是有一种压倒一切力量的宁静与祥和。
    近期,中华书局为他出版了七卷本的郭文斌精选集(以下简称“精选集”),共收录了《农历》《瑜伽》《永远的乡愁》《潮湿年代》《寻找安详》《回归喜悦》《〈弟子规〉到底说什么》,外加郭文斌讲座集萃光盘10张。在人的精神、观念出现普遍危机感的今天,精选集的出版,从某种意义上讲,具有对人类精神、观念的匡正和化危机于安详之中的双重效应。
    以《寻找安详》为例。我坚持认为《寻找安详》是一本具有现代意义的哲学著作,正如中华书局编辑祝安顺所言:“这是一部我们期待已久的书稿”。这是一本“训蒙养正”的典籍之作,它的意义在于重新确立“人”在当下社会中的自我价值。人是“孝、敬、惜”三者为一体的产物,而并非是“产生、发展、消亡”这一个过程的集合体。它以一种“现代性”的价值观念重新阐释人,其终极目的是向读者传递一份温暖的、朴素的态度,用当下的话来说就是和谐。中国文学发展到今天,那个丧了已久的“灵魂”一直没有真正捡起来,这个“灵魂”就是“自觉”。西方文学很早就提出一个命题,即“认识你自己”。而中国文学,不但没有“认识你自己”,反而离自己越来越远。郭文斌是带着“认识自己,认识人”的心态,写出了这么一部贴近大地、贴近心灵的作品。
    《寻找安详》不是人们普遍认为的那种“慈悲为怀,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的个人行为。它是希望离“现场感”越来越远的当代人能够重新回到“现场”。“当一个人能够回到现场,获得现场感,那么我们就会在最简单最朴素的生活中,体会到最丰饶最盛大的快乐。”“安详的本质也就是回到现场,在体味现场感中体味幸福。”
    现代社会的繁芜和人的焦躁不安,使我们原本单纯的心灵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这层堆积已久的灰尘,伴随着一些不知名的东西滑向我们的灵魂深处,侵占我们的内心空间。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处在和平年代但恐慌依旧不减的原因,用郭文斌的话来讲:“我们的心失去了安详。”比如对待爱情。很多世界一流的文学大师面对爱情都显得毛手毛脚,他们的思想往往能影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千百年的历史,但他们的爱情观有时糟糕到让人不敢恭维,他们以“乱”来显示自己的能力和才情,而并非“忠”。这个“忠”,我的解释是单一,也即忠于对方。一个真正伟大的人,首先是一个对规范社会的道德起到作用并且尊重社会道德的人。
    作为一个读者,我是带着惊讶的心态读完《寻找安详》的。伴随着阅读,我一直思考一个问题,是什么力量支撑郭文斌去写这么一部现代版的“论语”呢?答案只有一种,就是正义和良知。“‘正义感’和‘良知’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是比文学才华更为重要的素质,更是成就一个伟大作家的不可缺少的品质。”但,《寻找安详》并不是一本晦涩难懂高不可攀的作品。它旨在向这个被欲望扭曲的世界宣扬一种“善”的哲学,一种可以立足世界亘古不朽的美和爱。
    (《郭文斌精选集》中华书局出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