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阅读乃风清——读杨建民的《翻书风清》

http://www.newdu.com 2018-02-09 国学网 王蓬 参加讨论

     
    《翻书风清》 杨建民 著 湖南大学出版社
    
    光未然书条幅 选自《翻书风清》
    《翻书风清》是杨建民继《昨日文坛的别异风景》出版后的又一部随笔结集,由湖南大学出版社出版。虽小32开,却线装书脊,別致精美,一书在手,便顿生愉悦之感。全书凡30余篇,15万余字。皆是杨建民多年发表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华读书报》《读书》《书屋》等大报名刊的作品选辑。
    
    从书中内容看,许多篇目记叙的是作者与多位大家学人的交集,纽带便是图书。作者先后获得巴金、冰心、冯至、曹靖华、李霁野、许杰、戈宝权、周海婴、朱光潜、萧乾、丁聪、张中行、孙犁、光未然、杨绛、范用、萧军、杜宣、冯友兰、黄苗子等人的签名本著作、手札乃至毛笔书写条幅。这些人物,每一位都名头响亮,都与中国文坛密不可分。正是他们的显赫成就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化史上波澜壮阔的风景。
    杨建民1978年考进西北大学中文系。那时的学界文坛正面临着除旧布新,作者与这些大家的交集便肇始于此。1981年鲁迅百年诞辰,因鲁迅先生1924年曾应邀在西北大学讲演,“西大”自然成为纪念活动集中之地,曾与鲁迅先生有过往来的曹靖华、李霁野、许杰、戈宝权、周海婴等来到“西大”。得知消息的学子杨建民激动得当晚辗转反侧。作者回忆当时:“书籍出版虽渐渐开禁,但不发达的印刷能力却不能满足人们极其旺盛的读书渴求。那时买书的疯张情形,今天的人绝对想不出。”作者想到西安书店有鲁迅作品《彷徨》《野草》《朝花夕拾》等,购来请这些与鲁迅先生有过往来的大家们签名不是很有意义吗?他凭着热情与真诚,果真得到名家们的签名。
    
    杨建民由此开启了与其中一些大家的交往。在《孙犁亲题的书名》中作者回忆:“初入大学的那几年,人们还没有从长久的噩梦中完全恢复……在这种情况下,从图书馆借出的孙犁作品,立即就溢活了人的心灵。那白洋淀清亮、柔软的水、白花花的芦苇荡,欢快又多情的女子……”作者无意中揭示了文学最本质的作用:滋润心灵,向往美丽。但杨建民的名家签名本又与文学青年所求签名或收藏家不同,这又是他求学解惑的途径。获得孙犁亲题书名很有戏剧性,求学期间杨建民在西安古旧书店见到一本薄册子,残破看不清书名,只是从内容看,是孙犁在晋察冀解放区写的文学写作辅导,半个多世纪过去,己具史料价值。他便购得辗转寄给孙犁,也开始与孙犁先生通信,写出多篇评述。为完成学年论文,杨建民致信诗人臧克家,诗人在来信中吿诉他:“了解一个人的作品,必须了解他走过的道路,学习写作的全过程,这样才有一个较清晰的轮廓。”这无疑是吿诉杨建民一种严谨的治学方法乃至态度了。作者与杨绛的书缘还澄清了一则史料,他在刊物见到一篇文章,是说“反右”时武汉某高校批判国学大家钱基博,因钱已去世,便让去武汉吊唁的钱锺书捧着父亲的灵牌接受批判。尽管此类做法在运动中时有发生,但却不相信发生在受到高层保护的钱锺书身上。其时钱已去世,唯一知道真相的便是其夫人杨绛,所以就此事求证杨绛先生。杨绛在回信中明确表示:“所传钱锺书捧着灵牌受批判事不实”。随杨绛先生的去世,杨绛信便成为澄清事实的证据。这也是学界学人治学应秉持的严谨态度。
    还有一册因批评引来的签名本,1989年底作者购了《世界大文豪肖伯纳情书100例》阅读后发现是肖伯纳与英国女演员爱兰· 黛丽的通信,内容多涉戏剧、艺术,独与爱情无关,显然是炒作。作者拍案而起,写出《假作真时真亦假》刊发于《博览群书》,还把刊物寄给此书翻译者黄嘉德。黄嘉德是我国资深的翻译家,曾与林语堂共同创办介绍欧美文化的《西风》。接到杨建民的批评文章,黄嘉德没有生气,写信说明情况,还签名赠送他的《肖伯纳研究》等译著。老一代学人开阔的胸怀,做人的修为彰显出来,也会被感动并传承下去。
    书中还有作者专程拜访李霁野、黄裳等人的记叙。1986年作者到烟台参会,特地绕道天津看过已年过八旬的李霁野,老人获得敬重与欣慰,年少的则存难忘的教诲。自然,杨建民有些求签名本也并非一帆风顺,许多名家复出后身居要津,比如《黄河大合唱》的作者光未然时任中国作协党组书记,1984年杨建民通过《诗刊》转去诗集《五月花》。但直到1988年才收到签名本,解释杨建民信被捆进大袋,三年后才发现,回函不仅有签名本,还把他新作诗句用毛笔写了条幅寄赠,这就是杨建民意外的收获了。
    不知不觉间,当年贸然访求名家签名的学子,如今步入“耳顺”之年。回首往事,作者将多年精心之作结集成这部《翻书风清》。其中不仅显现出承前启后的时代意义,同时蕴含着薪火相传的文化意味。书中插入的众多名家各具风采的签名手迹,书写条幅等,尤其珍贵可观。书中记述的大家们已相继作古,作者书架上的名家签名本又具备了可供研究的史料及阅赏价值。这是此书入选《开卷:随笔文丛》的重要因由,也是读者看好这部《翻书风清》的理由。
        (作者:王蓬,系国家一级作家,曾任陕西省作协副主席)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